寒俊欣逢藻鑒開,兒童驚喜報人來。
能詩豈是經時策,落筆元非倚馬才。圣代也知無棄物,此生何幸出塵埃。
不然秋月春風夜,多少芳心似死灰。
自賀重入奉庠八首 其七。清代。瞿士雅。 寒俊欣逢藻鑒開,兒童驚喜報人來。能詩豈是經時策,落筆元非倚馬才。圣代也知無棄物,此生何幸出塵埃。不然秋月春風夜,多少芳心似死灰。
瞿士雅,一名高桂,字若稚,奉賢人(今屬上海)。 ...
瞿士雅。 瞿士雅,一名高桂,字若稚,奉賢人(今屬上海)。
感事寄懷三首 其三。。陳振家。 腹有文章值幾文,長纓閑置笑終軍。南來早定由天意,且牧青山與白云。
燭影搖紅 除夕。清代。徐釚。 隔歲東風,預欺旅鬢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十萬笙歌,繁華自趁江潮發。椒盤歲歲憶團圞,剪燭頻移榻。那管今宵帳冷,真辜負、爆聲喧熱。定香橋下,囑付雙魚,替傳錦札。
游小溪浙源山中。元代。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山居二十詠 其十三 雙魚。宋代。洪適。 犀角透魚龍,石肌蘊星斗。亦有無情花,枝頭魚貫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