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十馀年浪過春,可憐無益費精神。青箱有意終須續,火浣重燒轉更新。
何幸不才逢圣世,每勞存問愧交親。
如今再到經行處,名姓多疑不是真。
自賀重入奉庠八首 其四。清代。瞿士雅。 曾十馀年浪過春,可憐無益費精神。青箱有意終須續,火浣重燒轉更新。何幸不才逢圣世,每勞存問愧交親。如今再到經行處,名姓多疑不是真。
瞿士雅,一名高桂,字若稚,奉賢人(今屬上海)。 ...
瞿士雅。 瞿士雅,一名高桂,字若稚,奉賢人(今屬上海)。
登華頂峰。宋代。鮑朝賓。 籃輿直上八重峰,千里秋蟾咫尺中。寄語塵寰高會者,清光不與世間同。
燈下小酌。宋代。陸游。 江湖雙鬢禿,宇宙一身窮,酒浪搖輕碧,燈花落碎紅。交情元易見,春事半成空。尚覬身強健,煙畦擷芥菘。
寫墨竹一枝。元代。劉永之。 為君粘筆寫筼筜,數尺新捎綠粉香。持向西窗聽夜雨,高情渾似對瀟湘。
與國賢良夜歌二首 其一。唐代。張柬之。 柳臺臨新堰,樓堞相重復。窈窕鳳皇姝,傾城復傾國。
感懷,和張公善領事用前韻。近現代。許南英。 孤亭終古吊風波,留守三呼喚渡河。南宋君臣傷播越,北胡獻納恣搜羅。萬方民氣含冤久,九士忠魂飲恨多!八百馀年光漢族,盈庭懸想載賡歌。
賦得石琴送陳健夫往零陵。清代。屈大均。 端州白石天下稀,聲含宮商人不知。斲瑤琴長四尺,輕如一片番流離。石音最是難調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來太古本無弦,不是希聲知者寡。無弦吾欲并無琴,琴向高山流水尋。天籟元從人籟出,非君誰識此元音。君今欲向瀟湘去,此是重華揮手處。五弦一一在天風,二女雙雙出煙雨。詩篇投向洞庭波,山鬼篁中答嘯歌。幽蘭積雪頻相寄,慰我相思愁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