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筆軍前盡荷槍,莘莘學子武維揚。丹心碧血同千古,是好男兒總國殤。
盧溝橋抗戰紀事 其三十五。近現代。王冷齋。 投筆軍前盡荷槍,莘莘學子武維揚。丹心碧血同千古,是好男兒總國殤。
王冷齋(1892—1960),福建閩侯人。1935年冬,任北平市政府參事兼宣傳室主任。1937年1月,兼任河北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宛平縣縣長。盧溝橋事變爆發時,與日軍據理力爭。1946年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時,王冷齋前往東京出庭作證。新中國成立后,任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文史館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1960年病逝。 ...
王冷齋。 王冷齋(1892—1960),福建閩侯人。1935年冬,任北平市政府參事兼宣傳室主任。1937年1月,兼任河北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宛平縣縣長。盧溝橋事變爆發時,與日軍據理力爭。1946年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時,王冷齋前往東京出庭作證。新中國成立后,任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文史館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1960年病逝。
與張支百研江話詩隨筆。清代。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寄題江山葉氏翠香亭。。王柏。 誰竊清香下廣寒,霜風染就粟膚丹。須知葉葉蒼圭色,花未開時自可觀。
夜聞洛濱吹笙。唐代。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云。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銅雀妓。明代。袁凱。 流塵拂還集,絜糒儼然陳。歌吹自朝暮,君王寧復聞。松柏有時摧,妾非百年人。愿為陵上土,歲久得相親。
長干三臺(四首)。明代。楊慎。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桃葉波橫風急,梅根渚遠煙斜。¤
姑蘇館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觀燈之集。宋代。楊萬里。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何似兒孫談草草,不妨燈火半昏昏。人生行止誰能料,今夕蘇州看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