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時伊闕,有佛家摹樣,鏤瓊鐫玉。一葉一花參妙相,萬億化身西蜀。
瓔珞分明,氈椎細膩,塌碎苔斑綠。訪碑人到,惜無銘贊堪讀。
回憶寺枕江濱,塔留鐵像,黔志曾編錄。護法沙門緣底事,笑倒如來金粟。
古錦盛囊,妙香凝紙,翠墨光盈目。王孫輦去,郁林載石同不。
百字令 其一 萬佛造像。近現(xiàn)代。鄧潛。 漢時伊闕,有佛家摹樣,鏤瓊鐫玉。一葉一花參妙相,萬億化身西蜀。瓔珞分明,氈椎細膩,塌碎苔斑綠。訪碑人到,惜無銘贊堪讀。回憶寺枕江濱,塔留鐵像,黔志曾編錄。護法沙門緣底事,笑倒如來金粟。古錦盛囊,妙香凝紙,翠墨光盈目。王孫輦去,郁林載石同不。
鄧潛,生卒年月不詳。廣州城北三家店打石行業(yè)工人,綽號“打石鄧”,客家人。道光二十一年四月,當英國侵略軍進犯到三家店時,鄧潛帶領附近的打石工人以石錘、鐵棍為武器,截擊竄入三家店的英軍,與三元里的農(nóng)民并肩作戰(zhàn)。“他們地形熟,又勇敢,又靈敏,神出鬼沒地給了英軍很大的打擊。” ...
鄧潛。 鄧潛,生卒年月不詳。廣州城北三家店打石行業(yè)工人,綽號“打石鄧”,客家人。道光二十一年四月,當英國侵略軍進犯到三家店時,鄧潛帶領附近的打石工人以石錘、鐵棍為武器,截擊竄入三家店的英軍,與三元里的農(nóng)民并肩作戰(zhàn)。“他們地形熟,又勇敢,又靈敏,神出鬼沒地給了英軍很大的打擊。”
九日集清涼佳處。宋代。方岳。 老筆盤空墨未乾,最佳處與著危欄。江山分與諸賢客,風雨專為九日寒。白發(fā)自驚秋節(jié)序,黃花曾識晉衣冠。未須詩較明年健,別做茱萸一等看。
萬花川谷。宋代。楊萬里。 無數(shù)花枝略說些,萬花兩字即非夸。東山西畔南溪北,更沒溪山只有花。
和徐天泉劉完庵同過沈石田友竹居韻。。史鑒。 去湖三里近,種竹萬竿馀。徑轉通幽處,朋來問索居。散金時買畫,補屋為藏書。千古王摩詰,輞川應不如。
過南墅懷寒巖二首。宋代。釋善珍。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病悟前書藏夏口,死留好句在江東。徐陵元是麒麟種,天上應須見寶公。
解語花·見江岸草花淡紅可愛而賦。清代。黃之雋。 沿洲杜若,蔽石江蘺,荒廟幽馨惹。細花開向無人處,幾點自成風雅。嫣紅淡赭。是暮雨、羅裙吹化。題贈他、真本離騷,盡付湘靈寫。隨意自開自謝。悵蓀橈輕過,搴未盈把。斷崖何處,胭脂買、空想倚舷臨畫。凄涼在野。誰伴汝、月宵煙夜。須異時、移綴漁莊,從楚江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