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聲非惡,悵漫漫、無旦幾人驚覺。只我燈窗風雨夜,耐盡秋衾寒薄。
大夢游仙,洪荒浩劫,久失劉琨約。群中孤立,老來清瘦如鶴。
一自戢羽窗前,荒村樹影,處處鵂鹠樂。惜爾一聲天下白,難醒南朝妝閣。
暗數(shù)更籌,遙催行李,茅店明蟾落。依稀警枕,大城還咽哀角。
百字令 枕上聞雞作。近現(xiàn)代。鄧潛。 此聲非惡,悵漫漫、無旦幾人驚覺。只我燈窗風雨夜,耐盡秋衾寒薄。大夢游仙,洪荒浩劫,久失劉琨約。群中孤立,老來清瘦如鶴。一自戢羽窗前,荒村樹影,處處鵂鹠樂。惜爾一聲天下白,難醒南朝妝閣。暗數(shù)更籌,遙催行李,茅店明蟾落。依稀警枕,大城還咽哀角。
鄧潛,生卒年月不詳。廣州城北三家店打石行業(yè)工人,綽號“打石鄧”,客家人。道光二十一年四月,當英國侵略軍進犯到三家店時,鄧潛帶領(lǐng)附近的打石工人以石錘、鐵棍為武器,截擊竄入三家店的英軍,與三元里的農(nóng)民并肩作戰(zhàn)。“他們地形熟,又勇敢,又靈敏,神出鬼沒地給了英軍很大的打擊。” ...
鄧潛。 鄧潛,生卒年月不詳。廣州城北三家店打石行業(yè)工人,綽號“打石鄧”,客家人。道光二十一年四月,當英國侵略軍進犯到三家店時,鄧潛帶領(lǐng)附近的打石工人以石錘、鐵棍為武器,截擊竄入三家店的英軍,與三元里的農(nóng)民并肩作戰(zhàn)。“他們地形熟,又勇敢,又靈敏,神出鬼沒地給了英軍很大的打擊。”
次韻同院晚春 其一。宋代。李正民。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復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嘆朋簪不我過。
夜聞雪作口占。明代。顧清。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游。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集義齋。魏晉。張載。 小齋新創(chuàng)得新名,大筆標題字勢輕。養(yǎng)勇所期戾孟子,動心那肯詫齊卿。川流有本源源聽,月入容光處處明。此道幾人能仿佛,浪言徒遣俗儒驚。
大廟峽。清代。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