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齒。
嗟我亦鮮民,羨子乃有恃。子言憂實深,門戶方子倚。
有妹需擇郎,有弟僅斷奶。全家待衣食,遠道謀甘旨。
孤生愴聞此,不如子多矣。作客得所依,萬事如家里。
所欠體俱弱,長者憂弗喜。子有晨昏事,歸路見桃李。
得歸歸亦悲,我誠不如子。哀情展復收,惟學語可紀。
自我始見子,回顧已千里。天子茍有馀,學問寧無底。
昔我有所為,微睨不謂爾。子實工為文,彬戫世莫比。
又復善書翰,得第即太史。天下藝固多,安用窮人技。
我時喻其意,漸漸道之邇。翩反頗多姿,幡然忽自改。
年輩但相若,下文曾不恥。自嘆日皇皇,與子共憤悱。
江西與西昆,分別知避取。古人雖去遙,發篋一一在。
吾鄉今陳鄭,有作亦模楷。當思膏與根,韓公豈妄耳。
自得乃變化,萬象奔俶詭。字句得失間,固可助壤累。
我言日漸狂,子色常甚韙。即今所有者,如林見蓓蕾。
吁吾憂道孤,賴子能不怠。作詩述區區,惟以永相矢。
如或傳示人,嘻嘖必棼起。高識幸不搖,陋體任成痏。
子如謂我非,焚灰擲流水。
拔可將以三月歸閩贈之。清代。林旭。 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齒。嗟我亦鮮民,羨子乃有恃。子言憂實深,門戶方子倚。有妹需擇郎,有弟僅斷奶。全家待衣食,遠道謀甘旨。孤生愴聞此,不如子多矣。作客得所依,萬事如家里。所欠體俱弱,長者憂弗喜。子有晨昏事,歸路見桃李。得歸歸亦悲,我誠不如子。哀情展復收,惟學語可紀。自我始見子,回顧已千里。天子茍有馀,學問寧無底。昔我有所為,微睨不謂爾。子實工為文,彬戫世莫比。又復善書翰,得第即太史。天下藝固多,安用窮人技。我時喻其意,漸漸道之邇。翩反頗多姿,幡然忽自改。年輩但相若,下文曾不恥。自嘆日皇皇,與子共憤悱。江西與西昆,分別知避取。古人雖去遙,發篋一一在。吾鄉今陳鄭,有作亦模楷。當思膏與根,韓公豈妄耳。自得乃變化,萬象奔俶詭。字句得失間,固可助壤累。我言日漸狂,子色常甚韙。即今所有者,如林見蓓蕾。吁吾憂道孤,賴子能不怠。作詩述區區,惟以永相矢。如或傳示人,嘻嘖必棼起。高識幸不搖,陋體任成痏。子如謂我非,焚灰擲流水。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號晚翠。光緒十九年舉人。任內閣中書。倡閩學會,又助康有為開保國會。百日維新間,與譚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銜入軍機,參與新政。政變起,被捕遇害。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軒詩集》。 ...
林旭。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號晚翠。光緒十九年舉人。任內閣中書。倡閩學會,又助康有為開保國會。百日維新間,與譚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銜入軍機,參與新政。政變起,被捕遇害。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軒詩集》。
送周仲鳴使歸二首次夏嚴州韻 其一。。張羽(鳳舉)。 猶是行春隊里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滿江紅。清代。陸求可。 蝶粉蜂黃,才過了、牡丹天氣。朱檻外、石榴紅綻,照人衣袂。芳草堤邊鴉影亂,垂楊岸上鶯聲碎。正新裁、紈扇手中攜,槐陰憩。花已落,門空閉。常禁受,愁滋味。更雨意云情,許多無謂。搔首看天忘日午,引杯獨酌難成醉。到不如、重到北窗前,昏昏睡。
歲末自嘲二首 其二。。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忘筌坐悅鳣鮪發,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秋夜望月 其一。兩漢。佚名。 皎皎山頭月欲低,月厭羈愁睡轉迷。忽覺淚流痕尚在,不知夢里向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