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本公平,何嘗分彼此。總只在人心,渾然皆天理。
推原賦予初,所鐘均粹美。賢愚同一轍,所行無意軌。
由其氣稟異,于焉有臧否。清者洞然明,泓澄如止水。
濁者性天蒙,蕩然惟縱弛。末雖有善惡,反之即其始。
變化在乎人,雖愚必明矣。日用無馀功,自修惟克己。
近代朱文公,此道賴綱紀。居嘗語學者,虛名以為恥。
必先由博學,然后能約禮。顏淵躬四勿,魯參悟一唯。
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經旨。議論徒紛紜,反躬乖踐履。
好惡徇私情,是非隨慍喜。體既雜真妄,用斯殊表里。
要在無間斷,善端勤積累。須臾不可忘,顛沛必如是。
堅持敬一字,方知道在邇。我輩無他求,直須安汝止。
汪元思遺詩和意以謝。宋代。陳文蔚。 吾道本公平,何嘗分彼此。總只在人心,渾然皆天理。推原賦予初,所鐘均粹美。賢愚同一轍,所行無意軌。由其氣稟異,于焉有臧否。清者洞然明,泓澄如止水。濁者性天蒙,蕩然惟縱弛。末雖有善惡,反之即其始。變化在乎人,雖愚必明矣。日用無馀功,自修惟克己。近代朱文公,此道賴綱紀。居嘗語學者,虛名以為恥。必先由博學,然后能約禮。顏淵躬四勿,魯參悟一唯。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經旨。議論徒紛紜,反躬乖踐履。好惡徇私情,是非隨慍喜。體既雜真妄,用斯殊表里。要在無間斷,善端勤積累。須臾不可忘,顛沛必如是。堅持敬一字,方知道在邇。我輩無他求,直須安汝止。
陳文蔚(約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饒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師事朱熹。嘗舉進士。慶元中,(1198)館于朱熹家,課其諸孫。又講讀鉛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迪功郎。學者稱克齋先生。文蔚著有克齋集十七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
陳文蔚。 陳文蔚(約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饒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師事朱熹。嘗舉進士。慶元中,(1198)館于朱熹家,課其諸孫。又講讀鉛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迪功郎。學者稱克齋先生。文蔚著有克齋集十七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甲辰元日。宋代。陳紀。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柏葉又傾新歲酒,梅花同是隔年人。東風著物能多少,寫入清詩句句新。
題興國寺碧落軒 其二。宋代。陳淵。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后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閏月三日即事。宋代。釋居簡。 星歷新傳誤,無人重講明。日中陰似夜,春半冷如正。柳欲眠還醒,花猶染不成。燕歸多日了,猶自未聞鶯。
題道士鄭渭濱詩卷。宋代。馮去非。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夢里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錢叔寶七十歲宴為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盞始悟叔寶七十誕辰遂成一律燒燭書之亦不暇辨為何語也。明代。王世貞。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