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壽彫零盡,傷心一詠詩。典刑存后進,風槩想當時。
有美鄉邦彥,真為俊秀師。賦梅才自遠,渡蟻慶猶遺。
赤縣官初試,青云譽早馳。高陽留惠愛,仁壽振綱維。
鰥寡頻流涕,權豪愧俛眉。陽城書考下,顏駟轉官遲。
海畔僉廳擢,江南貳守推。銓評方少愜,公鬢已如絲。
守制還鄉里,投簪訪故知。鄒陽雖系獄,公冶竟無私。
未盡鹍鵬樂,俄興鵩鳥悲。歸神馀馬鬣,傳世有麟兒。
憶昔叨京宦,曾經仰令儀。抵家公不見,懷舊淚空垂。
寂寞生芻奠,凄涼有道碑。松楸頻注目,翔鳥下高枝。
挽貳守宋先生。明代。何瑭。 耆壽彫零盡,傷心一詠詩。典刑存后進,風槩想當時。有美鄉邦彥,真為俊秀師。賦梅才自遠,渡蟻慶猶遺。赤縣官初試,青云譽早馳。高陽留惠愛,仁壽振綱維。鰥寡頻流涕,權豪愧俛眉。陽城書考下,顏駟轉官遲。海畔僉廳擢,江南貳守推。銓評方少愜,公鬢已如絲。守制還鄉里,投簪訪故知。鄒陽雖系獄,公冶竟無私。未盡鹍鵬樂,俄興鵩鳥悲。歸神馀馬鬣,傳世有麟兒。憶昔叨京宦,曾經仰令儀。抵家公不見,懷舊淚空垂。寂寞生芻奠,凄涼有道碑。松楸頻注目,翔鳥下高枝。
(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號柏齋。弘治十五年進士。為翰林修撰。不屈于劉瑾,累疏致仕。后出為開州知府,歷工、戶、禮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對王守仁之學頗有微辭。有《醫學管見》、《陰陽律呂》、《柏齋三書》、《柏齋集》。 ...
何瑭。 (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號柏齋。弘治十五年進士。為翰林修撰。不屈于劉瑾,累疏致仕。后出為開州知府,歷工、戶、禮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對王守仁之學頗有微辭。有《醫學管見》、《陰陽律呂》、《柏齋三書》、《柏齋集》。
客中遇雪不勝家山之思催晦庵寫詩及書。宋代。趙蕃。 旅枕驟疑風徹屋,曉窗還見雪填渠。梅花未放臘前蕊,雁足渾無別后書。故意誰其哀范叔,倦游身自困相如。贈言故愈綈袍賜,載路何須駟馬車。
題廣孝別室得鳧字。明代。劉宗周。 澤畔行吟起宿鳧,旅情嘹唳帶僧孤。不辭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過轆轤。小徑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將雛。繁華莫問前朝事,止許西來度一蘆。
嘆馬二絕贈趙公簡 其二。清代。引履祥。 豈有千里心,所戚惟窮老。屢鞭腹自饑,蹢躅悲荒草。
題畫扇贈戴松門。清代。方洄。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磯。山藏遠樹云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宇文子貞至驛為松江諸邑田糧事賦古詩二章增之。元代。孫華孫。 朝行谷水東,暮行谷水西。谷水日日流,驛舟日日來。驛舟來不已,波浪日日起。朝行谷水西,暮行谷水東。傍人指驛舟,舟中有春風。春風吹谷水,照見桃與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