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命重沾八十初,此身已乞廿年馀。地曹舊借籌邊著,河省曾停泣罪車。
錦水一竿供晚釣,菊花三徑傍云鋤。可應老去渾忘世,雛鳳回翔在禁廬。
壽菊莊溫少參先生。明代。潘希曾。 恩命重沾八十初,此身已乞廿年馀。地曹舊借籌邊著,河省曾停泣罪車。錦水一竿供晚釣,菊花三徑傍云鋤。可應老去渾忘世,雛鳳回翔在禁廬。
潘希曾,浙江金華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因災異奏陳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廣、貴州軍儲還,不賂劉瑾,劉瑾大怒,矯詔廷杖除名。劉瑾伏誅,起遷吏科右給事中。嘉靖中歷太仆卿,伏闕爭大禮。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筑長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歷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贈兵部尚書。有《竹簡集》及《奏議》傳世。 ...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華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因災異奏陳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廣、貴州軍儲還,不賂劉瑾,劉瑾大怒,矯詔廷杖除名。劉瑾伏誅,起遷吏科右給事中。嘉靖中歷太仆卿,伏闕爭大禮。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筑長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歷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贈兵部尚書。有《竹簡集》及《奏議》傳世。
蘭亭故居。宋代。王邁。 弭節稽山樂事多,舊聞一一入搜羅。臥薪伯業今何在,喬木家聲久不磨。可笑兒曹憐野鶩,卻輸道士辨籠鵝。不因禊帖風流遠,千載人誰數永和。
應天長 訪板橋舊院遺址。用康伯可韻。近現代。周岸登。 絮云翳日,煙柳斷腸,羈游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念佳麗,藉甚當年,懺情無緒。幽討向何處。種菜編籬,花鳥竟誰主。呼起澹心難寫,孤悰寄毫素。留靈瑣,邀夢雨。對逝水、曼吟千度。蘸金粉、與畫前朝,亂絲成縷。
賀王郎季輔新補博士弟子。明代。于慎行。 諸生魯國受經初,標格王郎玉不如。倚馬舊傳文考賦,籠鵝雅學右軍書。家聲此日標瓊樹,世業當年論石渠。手澤應須開萬卷,早懷三榮詣公車。
蚤起。。郭諫臣。 五更雞唱酒初醒,桂影橫階月滿庭。門外砧敲秋露冷,堂前燭吐夜煙青。林含爽氣生靈籟,山接長河見落星。宦海茫茫無定所,自憐蹤跡類飄萍。
送田遵古秀才。宋代。梅堯臣。 蹊。既見游子發,登舟傍寒溪。沿江抵海澨,行陸至膠西。入門喜在顏,上堂拜阿{上彌下女}。四鄰持壺酒,雞跖間豚蹄。親戚慶問畢,詩書速整齊。即有求賢詔,與子不久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