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春歸不待余,薰風相款竟何如。綿蠻到處鶯求友,來去無時燕卜居。
日色漸長堪曬藥,衙門多暇慣抄書。故人千里應相憶,試向河頭覓鯉魚。
初夏即事懷友人。明代。潘希曾。 客舍春歸不待余,薰風相款竟何如。綿蠻到處鶯求友,來去無時燕卜居。日色漸長堪曬藥,衙門多暇慣抄書。故人千里應相憶,試向河頭覓鯉魚。
潘希曾,浙江金華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因災異奏陳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廣、貴州軍儲還,不賂劉瑾,劉瑾大怒,矯詔廷杖除名。劉瑾伏誅,起遷吏科右給事中。嘉靖中歷太仆卿,伏闕爭大禮。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筑長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歷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贈兵部尚書。有《竹簡集》及《奏議》傳世。 ...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華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因災異奏陳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廣、貴州軍儲還,不賂劉瑾,劉瑾大怒,矯詔廷杖除名。劉瑾伏誅,起遷吏科右給事中。嘉靖中歷太仆卿,伏闕爭大禮。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筑長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歷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贈兵部尚書。有《竹簡集》及《奏議》傳世。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南北朝。謝朓。 二別阻漢坻。雙崤望河澳。茲嶺復巑岏。分區奠淮服。東限瑯琊。西距孟諸陸。阡眠起雜樹。檀欒蔭修竹。日隱澗疑空。云聚岫如復。出沒眺樓雉。遠近送春目。戎州昔亂華。素景淪伊谷。阽危賴宗袞。微管寄明牧。長蛇固能翦。奔鯨自此曝。道峻芳塵流。業遙年運倐。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浩蕩別親知。連翩戒征軸。再遠館娃宮。兩去河陽谷。風煙四時犯。霜雨朝夜沐。春秀良已凋。秋場庶能筑。
禽言 其一。明代。張弼。 得過且過,飲啄隨時度朝暮。得隴望蜀徒爾為,未知是福還是禍。得過且過。
得東山居主人戀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漁鄉居賦雜興六首 其二。宋代。許及之。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蔎林勸予移居于杭雪舫檗齋二使君亦云然而甌亭和之獨堇浦有以知予之難于遷也。唐代。全祖望。 此間良足樂,思蜀還瞿然。既戀善和書,亦念原氏阡。以茲幾躊踷,孤負卜居萹。我家舊吟社,近在孤山前。連劉諸高士,清風定有傳。重荷諸君意,為續城東緣。他時倘幾幸,得買陽羨田。不妨一歲中,來往三江間。所憂二使君,遠飛不我延。
送方彥卿南歸用蘇東坡送李方叔韻 其三。明代。祁順。 平生養親知愛日,片心純孝誰能識。別來三載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顏色。古言親在不遠游,侍養有違人子責。我懷圣善未許歸,寸草難報三春德。送行迢遞指粵川,白云飛度青山前。憑君遠寄殷勤意,為謝萱闈鶴發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