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南交道,東風浹二旬。諏詢雖未廣,風土亦堪陳。
漢將標銅地,堯官致日辰。鄙夷甘異習,凋謝盡遺民。
祝發無男女,加冠別縉紳。黑牙喧鳥雀,赤腳走荊榛。
席地多盤膝,操舟悉祼身。野棲茅覆屋,露積竹為囷。
斷雪無牟麥,分秧及早春。檳榔生咀嚼,橘柚雜芳辛。
蕉實黃初熟,椰漿白頗醇。珍奇難得象,躔度易占鶉。
沉水來猶遠,生金出豈頻。盛陳兵肅肅,絕少馬駪駪。
蛇虺當筵舞,螺蝦入鼎珍。稍依瀕海利,難與大方倫。
文亦同王制,圭仍析帝臣。方言時假譯,職貢歲常親。
自適飛潛性,相忘覆載仁。我歌聊志異,何日盡還淳。
南交紀事。明代。潘希曾。 往返南交道,東風浹二旬。諏詢雖未廣,風土亦堪陳。漢將標銅地,堯官致日辰。鄙夷甘異習,凋謝盡遺民。祝發無男女,加冠別縉紳。黑牙喧鳥雀,赤腳走荊榛。席地多盤膝,操舟悉祼身。野棲茅覆屋,露積竹為囷。斷雪無牟麥,分秧及早春。檳榔生咀嚼,橘柚雜芳辛。蕉實黃初熟,椰漿白頗醇。珍奇難得象,躔度易占鶉。沉水來猶遠,生金出豈頻。盛陳兵肅肅,絕少馬駪駪。蛇虺當筵舞,螺蝦入鼎珍。稍依瀕海利,難與大方倫。文亦同王制,圭仍析帝臣。方言時假譯,職貢歲常親。自適飛潛性,相忘覆載仁。我歌聊志異,何日盡還淳。
潘希曾,浙江金華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因災異奏陳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廣、貴州軍儲還,不賂劉瑾,劉瑾大怒,矯詔廷杖除名。劉瑾伏誅,起遷吏科右給事中。嘉靖中歷太仆卿,伏闕爭大禮。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筑長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歷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贈兵部尚書。有《竹簡集》及《奏議》傳世。 ...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華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因災異奏陳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廣、貴州軍儲還,不賂劉瑾,劉瑾大怒,矯詔廷杖除名。劉瑾伏誅,起遷吏科右給事中。嘉靖中歷太仆卿,伏闕爭大禮。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筑長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歷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贈兵部尚書。有《竹簡集》及《奏議》傳世。
霜后紀園中草木十二絕 其六。宋代。范成大。 牡丹初剪時,已具新花眼。代謝不容發,笑殺鐵門限。
題吳子和山水。明代。張以寧。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牛渚天昏神鬼出,龍門雷動黿鰲移。明朝起視天宇凈,金盤高掛扶桑枝。云收浪息非昨夢,樹色山光如舊時。乃知穹壤間,神明有如斯。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陸風濤自險巇。紫陽之仙去我久,茲理明明知者希。秦川吳子和,讀書見天機。喜得此畫邀我題,嗟我倦游材力衰。大江長淮動千里,似此幾回親見之。行年五十未聞道,徑欲從此棲武夷。
說潮五古十七首 其二。清代。丘逢甲。 一疏晨叩闕,夕貶大海南。安知辟佛人,乃喜留僧談。苛論出后儒,公德寧遺慚。蒙莊固多誣,妄說孔贊
乙巳歲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書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內成十詩奉寄 其二。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