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廷殷仲月,吳苑表芳晨。故事聊成俗,風光半入春。
無言桃李色,一倍柳條新。但恐繁華歇,何辭竹葉頻。
花朝。明代。皇甫汸。 虞廷殷仲月,吳苑表芳晨。故事聊成俗,風光半入春。無言桃李色,一倍柳條新。但恐繁華歇,何辭竹葉頻。
(1497—1582)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循,號百泉。皇甫錄第三子。嘉靖八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僉事,以計典論黜。好聲色狎游。工詩,尤精書法。有《百泉子緒論》、《解頤新語》、《皇甫司勛集》。 ...
皇甫汸。 (1497—1582)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循,號百泉。皇甫錄第三子。嘉靖八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僉事,以計典論黜。好聲色狎游。工詩,尤精書法。有《百泉子緒論》、《解頤新語》、《皇甫司勛集》。
清平樂。元代。郯韶。 湘云微度。六曲朱闌暮。簾外香飄梅子樹。知有王孫索句。誰將瓊琯吹霞。柳花飛過東家。說與門前去馬,斷腸休為琵琶。
洞山十詠 其八 透瓶泉。元代。岑安卿。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宮詞一百首。宋代。岳珂。 金城十仞據陽池,三鎮高扃死不隨。自是天恩浹肌髓,不關左衽限戎夷。
別家后次飛狐西即事。唐代。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秋夜梁七兵曹同宿二首。唐代。錢起。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見稀。摘菱頻貰酒,待月未扃扉。星影低驚鵲,蟲聲傍旅衣。卑棲歲已晚,共羨雁南飛。好欲棄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勸酒,稚子待題文。月下誰家笛,城頭幾片云。如何此幽興,明日重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