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居古廟深,高樹宿山禽。明月上清漢,騷人動楚吟。
數篇正始韻,一片補亡心。孤悄欺何謝,云波不可尋。
贈李溟秀才。唐代。棲白。 南居古廟深,高樹宿山禽。明月上清漢,騷人動楚吟。數篇正始韻,一片補亡心。孤悄欺何謝,云波不可尋。
棲白,僧唐代人,生卒年不詳,越中(今浙江)人。常與李頻、許棠、姚合、李洞、賈島、無可等詩人往來贈答。唐宣宗大中年間住京城薦福寺,為內供奉,賜紫袈裟。工詩,尚苦吟。時人張喬謂其“篇章名不朽”。《全唐詩》共錄其詩16首。 ...
棲白。 棲白,僧唐代人,生卒年不詳,越中(今浙江)人。常與李頻、許棠、姚合、李洞、賈島、無可等詩人往來贈答。唐宣宗大中年間住京城薦福寺,為內供奉,賜紫袈裟。工詩,尚苦吟。時人張喬謂其“篇章名不朽”。《全唐詩》共錄其詩16首。
送僧懷師古庵住惠山并寫竹枝以贈。明代。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
蜀府遇夏時教諭次韻敘德言懷。明代。方孝孺。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二子茍遇時,惠澤
白髭嘆。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終輩,終身不得見。
送人歸田。明代。曹義。 解組歸來雪滿顛,優游林壑度馀年。春風繞舍多栽竹,夏日臨池獨看蓮。高興每因清醑適,閑情常對白云眠。客來關款無盤饤,旋釣槎頭縮項鳊。
四月初四日聞績溪凡十五都賊焚欲盡傍出焚歙縣之南鄉遂焚至昌化。元代。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