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謂九華遠,吾身未嘗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憶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潔寫一鏡,回環兩堤奩。
露坐引衣襋,風行欹帽檐。
維舟當此時,巨細得盡瞻。
試嘗論大略,次乃述微纖。
此山廣以深,包畜萬物兼。
噓云吐霧雨,生育靡不漸。
巍然如九皇,德澤四海沾。
此山相後先,各出群峰尖。
毅然如九官,羅立在堂廉。
挺身百辟上,附麗無奸憸。
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覺炎。
草樹萋已綠,冰霜尚涵淹。
頹然如九老,白發連蒼髯。
此山當無云,秀色郁以添。
毅然如九官,靚飾出重簾。
佩環與巾裙,紺玉青紈縑。
遠之妍西施。
近或丑無鹽。
變態不可窮,詩者徒呫呫。
我初勇一往,役世難安恬。
浪荒不走職,民瘼當誰砭。
乖離今數旬,夢想欲窺覘。
自期得所如,何啻釋囚鉗。
念昔太白巔,下視海日暹。
朅來天柱游,屐齒尚苔黏。
猶之健飲食,屢饗亦云饜。
胡為慕攀踏,已憊且不嫌。
豈其仁智心,山水固所潛。
男兒有所學,進退不在占。
功名茍不諧,廊廟等閭閻。
況乃掄椽杙,其誰辨楩柟。
歸歟巖崖居,料理帶與簽。
得石坐兀兀,逢泉飲厭厭。
取舍斷在獨,豈必詢謀僉。
子語實慰我,寧殊邑中黔。
玉枝將在山,當倚以葭蒹。
詩力我已屈,鋒鋩子猶銛。
扶傷更一戰,語汝其無謙。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宋代。王安石。 誰謂九華遠,吾身未嘗檐。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憶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光潔寫一鏡,回環兩堤奩。露坐引衣襋,風行欹帽檐。維舟當此時,巨細得盡瞻。試嘗論大略,次乃述微纖。此山廣以深,包畜萬物兼。噓云吐霧雨,生育靡不漸。巍然如九皇,德澤四海沾。此山相後先,各出群峰尖。毅然如九官,羅立在堂廉。挺身百辟上,附麗無奸憸。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覺炎。草樹萋已綠,冰霜尚涵淹。頹然如九老,白發連蒼髯。此山當無云,秀色郁以添。毅然如九官,靚飾出重簾。佩環與巾裙,紺玉青紈縑。遠之妍西施。近或丑無鹽。變態不可窮,詩者徒呫呫。我初勇一往,役世難安恬。浪荒不走職,民瘼當誰砭。乖離今數旬,夢想欲窺覘。自期得所如,何啻釋囚鉗。念昔太白巔,下視海日暹。朅來天柱游,屐齒尚苔黏。猶之健飲食,屢饗亦云饜。胡為慕攀踏,已憊且不嫌。豈其仁智心,山水固所潛。男兒有所學,進退不在占。功名茍不諧,廊廟等閭閻。況乃掄椽杙,其誰辨楩柟。歸歟巖崖居,料理帶與簽。得石坐兀兀,逢泉飲厭厭。取舍斷在獨,豈必詢謀僉。子語實慰我,寧殊邑中黔。玉枝將在山,當倚以葭蒹。詩力我已屈,鋒鋩子猶銛。扶傷更一戰,語汝其無謙。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南城詠古十六首 其六 鐵牛廟。元代。乃賢。 燕人重東作,镕鐵象牛形。角斷苔花碧,蹄穿土銹腥。遺蹤傳野老,古廟托山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
子陵祠下再賦一首。明代。區大相。 吾觀嚴子陵,豈缺經世務。玄纁三往反,始識洛陽路。親勞萬乘問,不肯回頭顧。偃仰帝座上,臥起道情愫。耕釣還越山,永絕弋人慕。客星耿乾坤,釣臺出煙霧。溪碧澄人心,磴險難予步。觸物賞既多,懷人情亦屢。寄言臺下客,此非問津渡。
石湖留題三絕。宋代。陸文圭。 當年彬父遺詞臣,列戟傍觀色怒嗔。過水曾無歸壁日,稽山已有措金人。
取道長河進宮齋戒即目有懷點筆成什 其四。。弘歷。 必告慈寧曉問安,延緣桂棹溯游瀾。黍芃麥秀香風里,縹緲西池直北看。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歸金華二十五首 其九。明代。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