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杜鄉園古,泉聲繞舍啼。靜思長慘切,薄宦與乖暌。
北闕千門外,南山午谷西。倚川紅葉嶺,連寺綠楊堤。
迥野翹霜鶴,澄潭舞錦雞。濤驚堆萬岫,舸急轉千溪。
眉點萱牙嫩,風條柳幄迷。岸藤梢虺尾,沙渚印麑蹄。
火燎湘桃塢,波光碧繡畦。日痕縆翠巘,陂影墮晴霓。
蝸壁斕斑蘚,銀筵豆蔻泥。洞云生片段,苔徑繚高低。
偃蹇松公老,森嚴竹陣齊。小蓮娃欲語,幽筍稚相攜。
漢館留馀趾,周臺接故蹊。蟠蛟岡隱隱,班雉草萋萋。
樹老蘿紆組,巖深石啟閨。侵窗紫桂茂,拂面翠禽棲。
有計冠終掛,無才筆謾提。自塵何太甚,休笑觸藩羝。
朱坡。唐代。杜牧。 下杜鄉園古,泉聲繞舍啼。靜思長慘切,薄宦與乖暌。北闕千門外,南山午谷西。倚川紅葉嶺,連寺綠楊堤。迥野翹霜鶴,澄潭舞錦雞。濤驚堆萬岫,舸急轉千溪。眉點萱牙嫩,風條柳幄迷。岸藤梢虺尾,沙渚印麑蹄。火燎湘桃塢,波光碧繡畦。日痕縆翠巘,陂影墮晴霓。蝸壁斕斑蘚,銀筵豆蔻泥。洞云生片段,苔徑繚高低。偃蹇松公老,森嚴竹陣齊。小蓮娃欲語,幽筍稚相攜。漢館留馀趾,周臺接故蹊。蟠蛟岡隱隱,班雉草萋萋。樹老蘿紆組,巖深石啟閨。侵窗紫桂茂,拂面翠禽棲。有計冠終掛,無才筆謾提。自塵何太甚,休笑觸藩羝。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木芙蓉 其二。宋代。姜特立。 商氣正慘慄,商花忽紅芳。有如乍貧婦,猶飾盛時妝。眾目驚賞心,所見非所望。此后少朱榮,寂寞橘柚黃。
八詠詩 其四 霜來悲落桐。南北朝。沈約。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復危絕。初不照光景。終年負霜雪。自顧無羽儀。不愿生曲池。芬芳本自乏。華實無可施。匠者特留眄。王孫少見之。分取孤生蘗。徙置北堂陲。宿莖抽晚干。新葉生故枝。故枝雖遼遠。新葉頗離離。春風一朝至。榮華并如斯。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顧已非嘉樹。空用憑阿閣。愿作清廟琴。為舞雙玄鶴。薜荔可為裳。文杏堪作梁。勿言草木賤。徒照君末光。末光不徒照。為君含噭咷。陽柯綠水弦。陰枝苦寒調。厚德非可任。敢不虛其心。若逢陽春至。吐綠照清潯。
自遣。明代。許繼。 臥疴人事違,流景自如昔。年年溪南村,霜葉千樹赤。既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耕鑿給妻孥,相看至頭白。
白髭嘆。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終輩,終身不得見。
蘇臺夜泊。。董紀。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