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有胡僧在太白,蘭若去天三百尺。一持楞伽入中峰,
世人難見但聞鐘。窗邊錫杖解兩虎,床下缽盂藏一龍。
草衣不針復(fù)不線,兩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幾那得知,
手種青松今十圍。心將流水同清凈,身與浮云無是非。
商山老人已曾識,愿一見之何由得。山中有僧人不知,
城里看山空黛色。
太白胡僧歌。唐代。岑參。 聞有胡僧在太白,蘭若去天三百尺。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難見但聞鐘。窗邊錫杖解兩虎,床下缽盂藏一龍。草衣不針復(fù)不線,兩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幾那得知,手種青松今十圍。心將流水同清凈,身與浮云無是非。商山老人已曾識,愿一見之何由得。山中有僧人不知,城里看山空黛色。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贈筠州司戶施文叔二絕句 其一。宋代。王庭圭。 高軒過我不停輪,風袂飄如出嶺云。渭北江東無盡意,何時重得細論文。
秋村十二詠 其十二 筑圃。清代。成鷲。 瓜熟已除架,莧乾無復(fù)蔬。何當灌園罷,又是筑場初。晴日遲收稻,中田早結(jié)廬。自來勤動慣,不敢廢耕鋤。
黎城遇雨。明代。申佳允。 策蹇聊為汗漫游,流光倏忽又驚秋。蕭蕭黃葉濛濛雨,惹起離人一段愁。
流水音懷抱存。。黃浚。 瑰松礓石郁相依,復(fù)有寒流浸曲埼。舊主已成林際客,老兵猶護壁間詩。豈徒負壑移舟感,絕憶科頭傅粉姿。霸氣暗收文酒散,廢亭殘日一攢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