壘石為山伴野夫,自收靈藥讀仙書。
如今身是他州客,每見青山憶舊居。
憶故州。唐代。張籍。 壘石為山伴野夫,自收靈藥讀仙書。如今身是他州客,每見青山憶舊居。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rèn)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jì)事》、《輿地紀(jì)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rèn)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jì)事》、《輿地紀(jì)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guó)避青驄。
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jì)日獻(xiàn)重瞳。
贈(zèng)方泉趙侍御巡察應(yīng)天兼省覲 其一。明代。黃廷用。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guó)避青驄。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jì)日獻(xiàn)重瞳。
六言二首贈(zèng)月蓬道人。宋代。劉克莊。 我與蒙倛相類,君似季咸而非。老子曾傳口訣,道人勿泄天機(jī)。
落花。宋代。趙鼎。 花飛便覺春容減,一陣狂風(fēng)滿地紅。可惜馀芳留不得,夜深人靜月朦朧。
持二十五輪頂彌陀蹈蓮葉贊。宋代。釋慧開。 機(jī)輪才轉(zhuǎn),作者猶迷。頂
題白龍洞。宋代。趙蕃。 流水疏梅我有詩,偶來重見雪離披。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寧乖一赴期。
相思黃岳甚,況復(fù)故人多。汝向豐溪曲,為予傳嘯歌。
白云無事否,春色奈愁何。心似諸峰月,依依在女蘿。
汪仲子持令兄栗亭及諸君書自歙至廣州相問于其歸也為詩二章送之兼寄諸君 其二。清代。屈大均。 相思黃岳甚,況復(fù)故人多。汝向豐溪曲,為予傳嘯歌。白云無事否,春色奈愁何。心似諸峰月,依依在女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