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資忠孝佐金輪,香火空王有宿因。此世喜登金骨塔,
前生應是育王身。封疆歲暮笙歌合,襦袴正初錦繡新。
釋子沾恩無以報,只擎章句貢平津。
似圣悲增道不窮,憂民憂國契堯聰。兩髯有雪丹霄外,
萬里無塵一望中。南照微明連莽蒼,峨嵋擁秀接崆峒。
林僧歲月知何幸,還似支公見謝公。
步步層層孰可陪,相輪邊日照三臺。喜歡烝庶皆相逐,
惆悵鑾輿尚未回。金鐸撼風天樂近,仙花含露瑞煙開。
一年一度常如此,愿見文翁百度來。
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唐代。貫休。 天資忠孝佐金輪,香火空王有宿因。此世喜登金骨塔,前生應是育王身。封疆歲暮笙歌合,襦袴正初錦繡新。釋子沾恩無以報,只擎章句貢平津。似圣悲增道不窮,憂民憂國契堯聰。兩髯有雪丹霄外,萬里無塵一望中。南照微明連莽蒼,峨嵋擁秀接崆峒。林僧歲月知何幸,還似支公見謝公。步步層層孰可陪,相輪邊日照三臺。喜歡烝庶皆相逐,惆悵鑾輿尚未回。金鐸撼風天樂近,仙花含露瑞煙開。一年一度常如此,愿見文翁百度來。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
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送少參歸安韓公兵備廣右兼懷方伯喬公督學劉公。明代。葉春及。 昔余寄薄游,并公宰閩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棲棘。拙劣守故丘,公獨崇明德。建節炎海隅,晤言慰疇昔。昨來祗簡書,忽有西甌役。漓江豈不遙,旬宣美臣職。胡由事攀留,壺漿望如渴。矯矯云間公,夢寐猶顏色。劉君鄱陽彥,賤子實親識。嶺樹搖心旌,一別云泥隔。行矣各致辭,努力加餐食。
次游坡亭韻。明代。薛侃。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顏回。六經失真詮,瓦缶時鳴雷。逐逐翳枝落,那將根本培。遙聆金石語,遐思真奇瑰。空山風月夜,悵望獨徘徊。飛云探天乙,鐵橋為君媒。漫爾羨坡老,乾坤亦殊才。冥坐俟東曉,身世忘堪哀。
和李嘯樓先生三醉木芙蓉原韻 其三。。劉鳳梧。 霜華爭妒雁來紅,時白時黃變幻中。太液遺芳今有主,莫因人去悵庭空。
潘稼堂先生見留草堂 其一。清代。吳銘道。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魯靈宮。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四。宋代。楊萬里。 從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