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相園西石徑斜,知君習隱暫為家。有時出郭行芳草,
長日臨池看落花。春去能忘詩共賦,客來應是酒頻賒。
五年不見西山色,悵望浮云隱落霞。
寄劉禹錫。唐代。戴叔倫。 謝相園西石徑斜,知君習隱暫為家。有時出郭行芳草,長日臨池看落花。春去能忘詩共賦,客來應是酒頻賒。五年不見西山色,悵望浮云隱落霞。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
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和家字韻呈同社諸公。宋代。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廣平似鐵詩猶好,河內聞箴喜更夸。惟有謫仙堪痛飲,世間佳處樂無涯。
茶園十二韻。。王禹稱。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馀千本,青蔥共一園。芽新撐老葉,土軟迸深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出蒸香更別,入焙火微溫。采近桐華節,生無谷雨痕。緘縢防遠道,進獻趁頭番。待破華胥夢,先經閶闔門。汲泉鳴玉甃,開宴壓瑤樽。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沃心同直諫,苦口類嘉言。未復金鑾召,年年奉至尊。
題王晉卿所藏鄭虔著色山水圖。宋代。曾肇。 曾訪江南鳥爪仙,誤隨塵網落人間。紅泉碧澗春風里,尚記麻源谷口山。
吊古。明代。倫文敘。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濤惡,況復登臨思轉多。
與仲安別后奉寄。宋代。呂本中。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云非遠別,念與始謀乖。欲求連墻居,故作千里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我獨滯一方,后會良未諧。冬初風浪息,蛟龍深蟄雷。其如中原盜,所至尚揚埃。子行莫夷猶,恐致狼虎猜。胡人更遠適,畏死投煙霾。皇天久助順,似不及吾儕。獨以智力免,寧有此理哉。因書寄苦語,亦以謝不才。新春好天色,指望妖氛開。即當候歸艎,取酒尋尊罍。欣然得一笑,便足禳千災。豫章百里遠,可以慰客懷。須君起我病,同上徐孺臺。
次韻試可同游法王岳寺。宋代。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