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歐百鍊時(shí),楚卞三泣地。二寶無人識,千齡皆棄置。
空巖起白虹,古獄生紫氣。安得命世客,直來開奧秘。
劍任刜鐘看,玉從投火試。必能絕疑惑,然后論奇異。
古興。唐代。呂溫。 越歐百鍊時(shí),楚卞三泣地。二寶無人識,千齡皆棄置。空巖起白虹,古獄生紫氣。安得命世客,直來開奧秘。劍任刜鐘看,玉從投火試。必能絕疑惑,然后論奇異。
呂溫(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濟(jì)市)人。德宗貞元十四年(798)進(jìn)士,次年又中博學(xué)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薦任左拾遺。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為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jīng)年。順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參與“永貞革新”。永貞元年 (805)秋,使還,轉(zhuǎn)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與宰相李吉甫有隙,貶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聲,世稱“呂衡州”。 ...
呂溫。 呂溫(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濟(jì)市)人。德宗貞元十四年(798)進(jìn)士,次年又中博學(xué)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薦任左拾遺。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為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jīng)年。順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參與“永貞革新”。永貞元年 (805)秋,使還,轉(zhuǎn)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與宰相李吉甫有隙,貶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聲,世稱“呂衡州”。
游春臺詩 其六。。春臺仙。 鳳凰三十六,碧天高太清。元君夫人蹋云語,冷風(fēng)颯颯吹鵝笙。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
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yīng)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一。。何絳。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yīng)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感阿富汗近況。近現(xiàn)代。伯昏子。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墻荊簇滿,臥榻虎橫行。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jì)待陳平。
陰晦中忽見華山。金朝。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xiàn),二公何人予何人。
贈(zèng)揭景哲茂才別。元代。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shí)出于史。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驅(qū)馬燕山市,路逢子揭子。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始。及乎旴徙洪,著與揭陽通。以茲究其源,瀕海而南東。南東煙濤惡,將身犯蛟鱷。遠(yuǎn)拜故侯墳,遺蹤尚如昨。歸來見翰林,贈(zèng)以雙南金。集賢亦敬嘆,高文留賞音。二公天下士,子亦庭階美。胡不攬家氈?黃朱耀閭里。九萬扶搖風(fēng),相看尚轉(zhuǎn)蓬。高樓有橫笛,送雁上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