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流千尺射巃嵷,嚴壑幽深隱綠茸。日踏披云臺上路,滿山開遍杜鵑紅。
高士祠中曾小住,捫蘿日上妙高臺。白云無盡先生去,洞口云飛我又來。
仙館清齋讀道書,黃庭寫罷證真如。放生記輟周颙饌,池上云泉看巨魚。
三湖院外步長堤,堤下三湖印月低。西北月同南月影,證從指月夜提攜。
讀書西樵山白云洞 吾鄉居樵山北有白云洞最幽勝少日頻讀書于此。唐代。康有為。 瀑流千尺射巃嵷,嚴壑幽深隱綠茸。日踏披云臺上路,滿山開遍杜鵑紅。高士祠中曾小住,捫蘿日上妙高臺。白云無盡先生去,洞口云飛我又來。仙館清齋讀道書,黃庭寫罷證真如。放生記輟周颙饌,池上云泉看巨魚。三湖院外步長堤,堤下三湖印月低。西北月同南月影,證從指月夜提攜。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后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 ...
康有為。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后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
寫墨竹一枝。元代。劉永之。 為君粘筆寫筼筜,數尺新捎綠粉香。持向西窗聽夜雨,高情渾似對瀟湘。
效陸士衡百年歌十首 其四。明代。黃省曾。 四十時,履方砥節名譽揚。二府九列共翱翔,龍樓佳宴飛玉觴。歸來意氣何洋洋,艷妻愛子牽錦裳。高堂朱戶奈樂何,高堂朱戶柰樂何。
春燈曲 其四。明代。王邦畿。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小雨效韋體。宋代。張耒。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虛窗度遙吹,稍覺青葉舉。殘蔬知夏余,隕葉兆秋序。幽獨無往來,烹茶誰晤誰。
浣溪沙 其三。唐代。張泌。 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云雨自從分散后,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訪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