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海北春飆早,是處餳簫臘鼓。紅燦木棉,牡丹才放,又是梨花飄雨。
春思良苦。待■風信至,那時說與。只恐見時,相看脈脈更無語。
過盡韶華幾許。嘆被冷香銷,倚樓何處。敲柝玉釵,寫殘錦字,虛向夢中凝佇。
朝朝暮暮。算只有東風,知人心緒。便向東風,再尋夢中路。
臺城路。唐代。康有為。 南嶺海北春飆早,是處餳簫臘鼓。紅燦木棉,牡丹才放,又是梨花飄雨。春思良苦。待■風信至,那時說與。只恐見時,相看脈脈更無語。過盡韶華幾許。嘆被冷香銷,倚樓何處。敲柝玉釵,寫殘錦字,虛向夢中凝佇。朝朝暮暮。算只有東風,知人心緒。便向東風,再尋夢中路。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后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 ...
康有為。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后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
追悼壽伯福兄弟二首 其一。近現代。陳衍。 國破猶能干凈死,巢傾寧有顧瞻情。屈原夷叔空相況,三百年前黃蘊生。
蝶戀花。清代。陳洵。 誰分雛鶯知事早。學語依稀,學舞夸輕妙。新著金衣剛稱小。舊家夢里都尋到。忍耐尊前持一笑。歌費尊慳,漸漸傷懷抱。小令銀燈應自好。詞人莫漫翻長調。
大茅峰四絕句。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大廟峽。清代。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