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丞老病聾,督郵白欲廢。
賢哉黃次公,鑒裁實精詣。
殷勤謝督郵,此丞乃廉吏。
重聽庸何傷,善助無失意。
古人骨已朽,來者復誰繼。
仲車天下士,固非許丞類。
至行通神明,問學有根柢。
若充老更聘,自革風俗弊。
太守前己聞,粟帛俄見賜。
奈何少年子,輒效督郵事。
道喪賢哲窮,聞之為流涕。
人心如其面,難以一律揆。
所望在次公,督郵何足議。
徐仲車食於學官吏或以為不可欲罷去之太守不。宋代。秦觀。 許丞老病聾,督郵白欲廢。賢哉黃次公,鑒裁實精詣。殷勤謝督郵,此丞乃廉吏。重聽庸何傷,善助無失意。古人骨已朽,來者復誰繼。仲車天下士,固非許丞類。至行通神明,問學有根柢。若充老更聘,自革風俗弊。太守前己聞,粟帛俄見賜。奈何少年子,輒效督郵事。道喪賢哲窮,聞之為流涕。人心如其面,難以一律揆。所望在次公,督郵何足議。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xiāng)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xiāng)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海子橋。明代。陳璉。 海子東頭海子橋,闌干幾曲琢瓊瑤。芰荷葉老香猶在,楊柳條長翠未消。公子錦衣金勒馬,佳人紅袖木蘭橈。太平風景今尤盛,滿耳歌聲雜鳳簫。
春日村居 其三。明代。楊光溥。 曉雨初晴滿院清,瑤琴一曲遣浮生。柳依花塢傳春信,水隔山城遠市聲。酒賤每逢田父醉,詩成還就野僧評。尚嫌村客人煙鬧,擬就煙霞學向平。
過殿卿山房詠牡丹 其一。明代。李攀龍。 相國園亭種牡丹,枝枝風雨怨春寒。主人車馬城中慣,知傍誰家錦障看。
溪居。明代。陳曰昌。 人多物外役,而我獨無營。浩浩復落落,湖山注夙情。因之不適俗,壯心淹老成。園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欲散今古意,每每踏潮行。一溪入花氣,萬木度風聲。遙巒層聳逸,瞻顧別開明。念慮此俱滌,水鳥時嚶嚶。縱浪東皋外,于焉得此生。
贈長洲何主簿。唐代。韓翃。 掛席逐歸流,依依望虎丘。殘春過楚縣,夜雨宿吳洲。野寺吟詩入,溪橋折筍游。到官無一事,清靜有諸侯。
送區(qū)彥斯返館長沙。明代。李之世。 津樹澹霏霏,蘭橈蕩曉暉。空江還獨往,投館未言歸。別路縈芳草,閒房傍翠微。同衿憐遠隔,客里授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