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下泉鳴溜決渠,屋頭桑樹綠扶疏。朱虛正自知田事,馬服何妨讀父書。
代勝私下一轉語。宋代。朱熹。 碓下泉鳴溜決渠,屋頭桑樹綠扶疏。朱虛正自知田事,馬服何妨讀父書。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謁岳武穆墓 其一。明代。岑徵。 朱戟成行馬鬣前,壟頭云氣接朱仙。椒漿不是黃龍酒,滴到泉臺也枉然。
妙山孫元濟建閣江瀕以館往來士大夫余取韓文公瞰臨眇空閣之句題以眇空賦三絕句 其三。宋代。曾豐。 真空元在我胸中,自外觀之枉費功。熟視主人參透處,也無實相也無空。
西林三十二景詩 其四 一葦渡。明代。安紹芳。 夕陽下前溪,西風吹野渡。不見折葦人,獨立蒼茫暮。隔岸叢林幽,知是寒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