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如頭垢,日欲撩千篦。
聞人說江南,喜氣吐晴霓。
伏枕夢歸路,子規吟翠微。
濟南似江南,舊見今不疑。
洗心欲成游,王事相奪移。
駑馬戀棧豆,豈能辭縶縲。
本無封侯骨,見事又重遲。
徒能多著酒,大腹如鴟夷。
惟思一漁舟,載網橫渺彌。
矯貢歷下亭,朱闌轉清溪。
春風吹桃李,三月自成蹊。
翠葉張日幄,紅英鋪地衣。
此中有佳興,不醉定自非。
況當郡政成,野繭麥兩岐。
與民同觀游,永夜不闔扉。
女墻上金樞,天如青琉璃。
想子果下歸,馬飽生芻嘶。
次韻寄李六弟濟南郡城橋亭之詩。宋代。黃庭堅。 客心如頭垢,日欲撩千篦。聞人說江南,喜氣吐晴霓。伏枕夢歸路,子規吟翠微。濟南似江南,舊見今不疑。洗心欲成游,王事相奪移。駑馬戀棧豆,豈能辭縶縲。本無封侯骨,見事又重遲。徒能多著酒,大腹如鴟夷。惟思一漁舟,載網橫渺彌。矯貢歷下亭,朱闌轉清溪。春風吹桃李,三月自成蹊。翠葉張日幄,紅英鋪地衣。此中有佳興,不醉定自非。況當郡政成,野繭麥兩岐。與民同觀游,永夜不闔扉。女墻上金樞,天如青琉璃。想子果下歸,馬飽生芻嘶。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
黃庭堅。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書秋谷詩集后 其二。。薛寧廷。 昔夢之帝所,一聆《霓裳曲》。謠諑妒蛾眉,酒食生岸獄。歸坐滄浪亭,臨流濯我足。綺語出金仙,冰銜換玉局。嶺海發奇情,禿豪脫羈束。詩留天地間,何啻為令仆。
赴昆山悼顧武祥。明代。皇甫汸。 東山辭滿日,北郭送歸年。駐馬旌方舉,鳴笳座已遷。傷心宿草地,灑涕菊花天。賴有徐卿子,寧云似舅賢。
自遣。明代。許繼。 臥疴人事違,流景自如昔。年年溪南村,霜葉千樹赤。既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耕鑿給妻孥,相看至頭白。
送鄭叔車還鄉。明代。張孟兼。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干。昔年仕朝簪,濟濟儀鹓鸞。有子長階庭,娟娟秀芝蘭。兵壓隔溫凊,恨不生羽翰。流言日紛起,念之熱肺肝。燕山尚冰霰,汴水猶波瀾。既憂滫瀡闕,復恐衣裳單。未知親定所,豈悼行路難。愿學朱壽昌,歷訪遍川蠻。望云朝屢悵,見月宵永嘆。睽違十五載,夢寐何時安。一旦遇中途,兩恨共相看。阿兒悲且喜,揾淚不能乾。阿父病隨愈,傾倒為汝歡。細詢盡故舊,相語夜向闌。幾人亂離后,骨肉能爾完。況乃四十指,舉族無一殘。會當返故里,高堂舞斑斕。因事尚留滯,遣子先往觀。急歸報尊長,庶使眾心寬。忝予同鄉邑,羨伊子職殫。移忠諒由孝,踵美登王官。荊花既燁燁,桂樹亦團團。好將丹一寸,書入青瑯玕。
贈廬山僧。唐代。張祜。 一室爐峰下,荒榛手自開。粉牌新薤葉,竹援小蔥臺。樹黑云歸去,山明日上來。便知心是佛,堅坐對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