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異凡馬,頭角要須斂。
崢嶸法云窟,跳出有家范。
金剛不吐焰,已落天魔膽。
一派感慈中,無波寒湛湛。
是波本非水,無以瓦礫點。
低枝競聽法,草木有情感。
作解受群邪,碔砆疑琬琰。
居然身出定,面目本來儼。
而我久塵勞,見之良內慊。
周侯老詞句,太華聳而黯。
自說少苦心,修涂肆窮覽。
李侯遺世事,不琢元無玷。
文采麗春葩,百牘交千槧。
顧慚土炭嗜,畏疾非羞儉。
望不見水端,譬河還少貶。
請佩伯陽言,吾非勇于敢。
次開祖使君韻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長老。宋代。晁補之。 神龍異凡馬,頭角要須斂。崢嶸法云窟,跳出有家范。金剛不吐焰,已落天魔膽。一派感慈中,無波寒湛湛。是波本非水,無以瓦礫點。低枝競聽法,草木有情感。作解受群邪,碔砆疑琬琰。居然身出定,面目本來儼。而我久塵勞,見之良內慊。周侯老詞句,太華聳而黯。自說少苦心,修涂肆窮覽。李侯遺世事,不琢元無玷。文采麗春葩,百牘交千槧。顧慚土炭嗜,畏疾非羞儉。望不見水端,譬河還少貶。請佩伯陽言,吾非勇于敢。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賀新郎 其十一 為檗子壽。清代。龔鼎孳。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云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龍竟臥,蠖羞展。客游不藉縱橫顯。日端居、犀香溫透,墨池摩扁。生受鹿門妻子福,萬態(tài)擾龍馴犬。愛白璧、微瑕全免。相約卜鄰投老去,有青溪、茅屋堪重典。花共插,竹同剪。
寄懷龍皋葉大夫。明代。霍與瑕。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春風吹短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瞻望復瞻望,斷魂誰為招。
春日郊行。唐代。王翰。 林外鳩鳴客夢殘,起來隨意岸青綸。春深池面生新水,晚霽云頭露遠山。野寺秾花飛蛺蝶,高岑喬木囀綿蠻。杖挑二百青錢在,擬買村醪一醉還。
洞山十詠 其八 透瓶泉。元代。岑安卿。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