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春來,花信費、幾番風了。先付與、紅妝萬點,蒼顏一笑。舊說沈香亭北似,今雖濯錦江頭少。最可人、枝上月籠春,煙含曉。
亨會稱,花王好。嘉聘惜,梅兄早。對芳容細玩,天然新巧。羯鼓不須催太甚,霓裳易散梨園老。任杜鵑、猶自殿韶華,呼殷道。
滿江紅(自和)。宋代。李曾伯。 自入春來,花信費、幾番風了。先付與、紅妝萬點,蒼顏一笑。舊說沈香亭北似,今雖濯錦江頭少。最可人、枝上月籠春,煙含曉。亨會稱,花王好。嘉聘惜,梅兄早。對芳容細玩,天然新巧。羯鼓不須催太甚,霓裳易散梨園老。任杜鵑、猶自殿韶華,呼殷道。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南宋詞人。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后寓居嘉興(今屬浙江)。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送歸中丞使新羅(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唐代。耿湋。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城邑分華夏,衣裳擬縉紳。他時禮命畢,歸路勿迷津。
二月三日點燈會客。宋代。蘇軾。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試開云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蠶市光陰非故國,馬行燈火記當年。冷煙濕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河北村題壁。清代。延君壽。 煙散前林霽,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糝米田家飯,《豳風》壁上詩。愿將歸隱意,說與牧羊兒。
山腳散步由舍北歸。宋代。陸游。 空碧升團月,江郊弄夕霏。生涯今始是,年事古猶稀。冰解魚初躍,風和雁欲歸。興來忘遠近,草露已沾衣。
蘭亭故居。宋代。王邁。 弭節稽山樂事多,舊聞一一入搜羅。臥薪伯業今何在,喬木家聲久不磨。可笑兒曹憐野鶩,卻輸道士辨籠鵝。不因禊帖風流遠,千載人誰數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