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歲嫠居久,儒家守志貧。
白頭躬祭祀,老眼喜縫紉。
哭婦無遺恨,憐孫不忍嗔。
一朝違孝養,力疾叫蒼旻。
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詩。宋代。張元干。 早歲嫠居久,儒家守志貧。白頭躬祭祀,老眼喜縫紉。哭婦無遺恨,憐孫不忍嗔。一朝違孝養,力疾叫蒼旻。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觀物、觀我八首 其六 老。。陳肇興。 不信人生果是浮,茫茫今古一川流。繁華過眼都春夢,兒女催人到白頭。藥鼎丹爐供事業,桐鞋竹杖傲王侯。香山圖畫洛中宴,一樣婆娑醉未休。
賀平湖。明代。韓殷。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珍禽亭。唐代。胡宿。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頌古九十八首。宋代。釋印肅。 紅黃碧綠是誰成,會得無不合天真。祗這一株驚被夢,令知大地百花新。
瑞蓮詩贈李子才。明代。朱同。 昔年李青蓮,嘉號何芳郁。所以聞孫池,嬌紅變冰玉。方當移種時,蓮房綻新綠。善政猶蒲盧,發達果神速。舊染出污泥,亭亭起初浴。荒郊昔寥寥,里煙今簇簇。趨事若子來,那復令頞蹙。瑞氣集奇葩,雙鸞并肩宿。豈唯感淳風,政爾勵澆俗。既清貴溪流,復浚練江曲。勛名在朝堂,暫此淹驥足。誰當獻斯歌,預擬汗青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