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久住湖外游,辛亥春陷孔彥舟。
長沙城中就驅掠,七十七日遭拘留。
眼看殺人等螻蟻,劍血洗盡湘川流。
張帆方離道林岸,鼓枻已過巴陵樓。
兵纏妖氣草木暗,火熾兇焰云煙愁。
衣冠子女半同載,俛首悲泣猶驚羞。
蒙沖頗諳大風浪,舴艋或掛長戈矛。
兩舷矢集鬧如雨,勢欲欹側爭先投。
相牽浮湛狀菱荇,乍墜出沒真鳧鷗。
眾生流浪幾生死,愛河共海何時休。
曹成馬友互屠滅,偶爾不殺老比丘。
枯顱茁發蟣虱滿,得脫性命非人謀。
孰知賊黨亦方便,日供齋缽仍茶甌。
南歸數年閉戶臥,故山精舍松颼颼。
灰心一切本夢幻,返照逆照無人牛。
細聽此語重嘆息,群盜掃跡夫何憂。
吾閩日前豈不樂,禾稻未穫先麥秋。
師來訪我問居士,我若訪師尋凈頭。
贈慶紹上人。宋代。張元干。 上人久住湖外游,辛亥春陷孔彥舟。長沙城中就驅掠,七十七日遭拘留。眼看殺人等螻蟻,劍血洗盡湘川流。張帆方離道林岸,鼓枻已過巴陵樓。兵纏妖氣草木暗,火熾兇焰云煙愁。衣冠子女半同載,俛首悲泣猶驚羞。蒙沖頗諳大風浪,舴艋或掛長戈矛。兩舷矢集鬧如雨,勢欲欹側爭先投。相牽浮湛狀菱荇,乍墜出沒真鳧鷗。眾生流浪幾生死,愛河共海何時休。曹成馬友互屠滅,偶爾不殺老比丘。枯顱茁發蟣虱滿,得脫性命非人謀。孰知賊黨亦方便,日供齋缽仍茶甌。南歸數年閉戶臥,故山精舍松颼颼。灰心一切本夢幻,返照逆照無人牛。細聽此語重嘆息,群盜掃跡夫何憂。吾閩日前豈不樂,禾稻未穫先麥秋。師來訪我問居士,我若訪師尋凈頭。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訴衷情令。宋代。楊炎正。 露珠點點欲團霜。分冷與紗窗。錦書不到腸斷,煙水隔茫茫。征燕盡,塞鴻翔。睇風檣。闌干曲處,又是一番,倚盡斜陽。
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 其五。宋代。王炎。 清風峽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靜聽。秋桂秋蘭在深谷,更堪鼻觀挹幽馨。
讀改元詔口號。宋代。戴復古。 伏讀改元詔,仍觀拜相麻。競傳新政事,方見好官家。雪作豐年瑞,梅開近臘花。路逢江上客,立馬問京華。
送方彥卿南歸用蘇東坡送李方叔韻 其三。明代。祁順。 平生養親知愛日,片心純孝誰能識。別來三載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顏色。古言親在不遠游,侍養有違人子責。我懷圣善未許歸,寸草難報三春德。送行迢遞指粵川,白云飛度青山前。憑君遠寄殷勤意,為謝萱闈鶴發仙。
金縷曲 其二 題趙淵甫影。清代。沙元炳。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生事。拚筆硯,永焚棄。無端插腳淮南市。盡銷磨、關符野
癸未蜀游雜詩四首 其三 寄幼女一吟。近現代。豐子愷。 與汝江頭別,予情獨黯然。客居春興少,蜀道古來難。對景思新語,當筵憶笑顏。群兒皆雋秀,最小即偏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