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重周濟,明道欲救時。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嘗緇。
興言振頹綱,將以有所維。君臣恣淫惑,風俗日凋衰。
三代業遽隕,七雄遂交馳。庶物墜涂炭,區中若棼絲。
秦皇燎儒術,方冊靡孑遺。大漢歷五葉,斯文復崇推。
乃驗經籍道,與世同屯夷。弛張固天意,設教安能持。
興亡道之運,否泰理所全。奈何淳古風,既往不復旋。
三皇已散樸,五帝初尚賢。王業與霸功,浮偽日以宣。
忠誠及狙詐,淆混安可甄。馀智入九霄,守愚淪重泉。
永懷巢居時,感涕徒泫然。
棟宇代巢穴,其來自三皇。跡生固為累,經始增百王。
瑤臺既滅夏,瓊室復隕湯。覆車世不悟,秦氏興阿房。
繼踵迷反正,漢家崇建章。力役弊萬人,瑰奇殫八方。
徇志仍未極,促齡已云亡。侈靡竟何在,荊榛生廟堂。
閑居覽前載,惻彼商與秦。所殘必忠良,所寶皆兇嚚。
昵諛方自圣,不悟禍滅身。箕子作周輔,孫通為漢臣。
洪范及禮儀,后王用經綸。
吾觀采苓什,復感青蠅詩。讒佞亂忠孝,古今同所悲。
奸邪起狡猾,骨肉相殘夷。漢儲殞江充,晉嗣滅驪姬。
天性猶可間,君臣固其宜。子胥烹吳鼎,文種斷越鈹。
屈原沈湘流,厥戚咸自貽。何不若范蠡,扁舟無還期。
嘗稽真仙道,清寂祛眾煩。秦皇及漢武,焉得游其藩。
情擾萬機屑,位驕四海尊。既欲先宇宙,仍規后乾坤。
崇高與久遠,物莫能兩存。矧乃恣所欲,荒淫伐靈根。
金膏恃延期,玉色復動魂。征戰窮外域,殺傷被中原。
天鑒諒難誣,神理不可諼。安期返蓬萊,王母還昆侖。
異術終莫告,悲哉竟何言。
魯侯祈政術,尼父從棄捐。漢主思英才,賈生被排遷。
始皇重韓子,及睹乃不全。武帝愛相如,既征復忘賢。
貴遠世咸爾,賤今理共然。方知古來主,難以效當年。
食其昔未偶,落魄為狂生。一朝君臣契,雄辯何縱橫。
運籌康漢業,憑軾下齊城。既以智所達,還為智所烹。
豈若終貧賤,酣歌本無營。
晁錯抱遠策,為君納良規。削彼諸侯權,永用得所宜。
奸臣負舊隙,乘釁謀相危。世主竟不辨,身戮宗且夷。
漢景稱欽明,濫罰猶如斯。比干與龍逢,殘害何足悲。
絳侯成大績,賞厚位仍尊。一朝對獄吏,榮辱安可論。
蘇生佩六印,奕奕為殃源。主父食五鼎,昭昭成禍根。
李斯佐二辟,巨釁鐘其門。霍孟翼三后,伊戚及后昆。
天人忌盈滿,茲理固永存。方知得意者,何必乘朱輪。
滅景棲遠壑,弦歌對清樽。二疏返海濱,蔣詡歸林園。
蕭灑去物累,此謀誠足敦。
至人順通塞,委命固無疵。吾觀太史公,可謂識道規。
留滯焉足憤,感懷殄生涯。吾嘆龔夫子,秉義確不移。
晦跡一何晚,天年夭當時。薰膏自銷鑠,楚老空馀悲。
達者貴量力,至人尚知幾。京房洞幽贊,神奧咸發揮。
如何嫉元惡,不悟禍所歸。謀物暗謀已,誰言爾精微。
玄元明知止,大雅尚保躬。茂先洽聞者,幽賾咸該通。
弱年賦鷦鷯,可謂達養蒙。晚節希鸞鵠,長飛戾曾穹。
知進不知退,遂令其道窮。伊昔辨福初,胡為迷禍終。
方驗嘉遁客,永貞天壤同。
圣人垂大訓,奧義不茍設。天道殃頑兇,神明祐懿哲。
斯言猶影響,安得復回穴。鯀瞍誕英睿,唐虞育昏孽。
盜跖何延期,顏生乃短折。魯隱全克讓,禍機遂潛結。
楚穆肆巨逆,福柄奚赫烈。田常弒其主,祚國久罔缺。
管仲存霸功,世祖成詭說。漢氏方版蕩,群閹恣邪譎。
謇謇陳蕃徒,孜孜抗忠節。誓期區宇靜,爰使兇丑絕。
謀協事靡從,俄而反誅滅。古來若茲類,紛擾難盡列。
道遐理微茫,誰為我昭晰。吾將詢上帝,寥廓詎躋徹。
已矣勿用言,忘懷庶自悅。
覽古十四首。唐代。吳筠。 圣人重周濟,明道欲救時。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嘗緇。興言振頹綱,將以有所維。君臣恣淫惑,風俗日凋衰。三代業遽隕,七雄遂交馳。庶物墜涂炭,區中若棼絲。秦皇燎儒術,方冊靡孑遺。大漢歷五葉,斯文復崇推。乃驗經籍道,與世同屯夷。弛張固天意,設教安能持。興亡道之運,否泰理所全。奈何淳古風,既往不復旋。三皇已散樸,五帝初尚賢。王業與霸功,浮偽日以宣。忠誠及狙詐,淆混安可甄。馀智入九霄,守愚淪重泉。永懷巢居時,感涕徒泫然。棟宇代巢穴,其來自三皇。跡生固為累,經始增百王。瑤臺既滅夏,瓊室復隕湯。覆車世不悟,秦氏興阿房。繼踵迷反正,漢家崇建章。力役弊萬人,瑰奇殫八方。徇志仍未極,促齡已云亡。侈靡竟何在,荊榛生廟堂。閑居覽前載,惻彼商與秦。所殘必忠良,所寶皆兇嚚。昵諛方自圣,不悟禍滅身。箕子作周輔,孫通為漢臣。洪范及禮儀,后王用經綸。吾觀采苓什,復感青蠅詩。讒佞亂忠孝,古今同所悲。奸邪起狡猾,骨肉相殘夷。漢儲殞江充,晉嗣滅驪姬。天性猶可間,君臣固其宜。子胥烹吳鼎,文種斷越鈹。屈原沈湘流,厥戚咸自貽。何不若范蠡,扁舟無還期。嘗稽真仙道,清寂祛眾煩。秦皇及漢武,焉得游其藩。情擾萬機屑,位驕四海尊。既欲先宇宙,仍規后乾坤。崇高與久遠,物莫能兩存。矧乃恣所欲,荒淫伐靈根。金膏恃延期,玉色復動魂。征戰窮外域,殺傷被中原。天鑒諒難誣,神理不可諼。安期返蓬萊,王母還昆侖。異術終莫告,悲哉竟何言。魯侯祈政術,尼父從棄捐。漢主思英才,賈生被排遷。始皇重韓子,及睹乃不全。武帝愛相如,既征復忘賢。貴遠世咸爾,賤今理共然。方知古來主,難以效當年。食其昔未偶,落魄為狂生。一朝君臣契,雄辯何縱橫。運籌康漢業,憑軾下齊城。既以智所達,還為智所烹。豈若終貧賤,酣歌本無營。晁錯抱遠策,為君納良規。削彼諸侯權,永用得所宜。奸臣負舊隙,乘釁謀相危。世主竟不辨,身戮宗且夷。漢景稱欽明,濫罰猶如斯。比干與龍逢,殘害何足悲。絳侯成大績,賞厚位仍尊。一朝對獄吏,榮辱安可論。蘇生佩六印,奕奕為殃源。主父食五鼎,昭昭成禍根。李斯佐二辟,巨釁鐘其門。霍孟翼三后,伊戚及后昆。天人忌盈滿,茲理固永存。方知得意者,何必乘朱輪。滅景棲遠壑,弦歌對清樽。二疏返海濱,蔣詡歸林園。蕭灑去物累,此謀誠足敦。至人順通塞,委命固無疵。吾觀太史公,可謂識道規。留滯焉足憤,感懷殄生涯。吾嘆龔夫子,秉義確不移。晦跡一何晚,天年夭當時。薰膏自銷鑠,楚老空馀悲。達者貴量力,至人尚知幾。京房洞幽贊,神奧咸發揮。如何嫉元惡,不悟禍所歸。謀物暗謀已,誰言爾精微。玄元明知止,大雅尚保躬。茂先洽聞者,幽賾咸該通。弱年賦鷦鷯,可謂達養蒙。晚節希鸞鵠,長飛戾曾穹。知進不知退,遂令其道窮。伊昔辨福初,胡為迷禍終。方驗嘉遁客,永貞天壤同。圣人垂大訓,奧義不茍設。天道殃頑兇,神明祐懿哲。斯言猶影響,安得復回穴。鯀瞍誕英睿,唐虞育昏孽。盜跖何延期,顏生乃短折。魯隱全克讓,禍機遂潛結。楚穆肆巨逆,福柄奚赫烈。田常弒其主,祚國久罔缺。管仲存霸功,世祖成詭說。漢氏方版蕩,群閹恣邪譎。謇謇陳蕃徒,孜孜抗忠節。誓期區宇靜,爰使兇丑絕。謀協事靡從,俄而反誅滅。古來若茲類,紛擾難盡列。道遐理微茫,誰為我昭晰。吾將詢上帝,寥廓詎躋徹。已矣勿用言,忘懷庶自悅。
吳筠 (?一778年),唐朝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縣)人。字貞節。一作正節。性高鯁,少舉儒子業,進士落第后隱居南陽倚帝山。天寶初召至京師,請隸人道門。后入嵩山,師承馮齊整而受正一之法。與當時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應對皆名教世務,并以微言諷帝,深蒙賞賜。后被高力士讒言所傷,固辭還山。東游至會稽,大歷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謚“宗元先生”。 ...
吳筠。 吳筠 (?一778年),唐朝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縣)人。字貞節。一作正節。性高鯁,少舉儒子業,進士落第后隱居南陽倚帝山。天寶初召至京師,請隸人道門。后入嵩山,師承馮齊整而受正一之法。與當時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應對皆名教世務,并以微言諷帝,深蒙賞賜。后被高力士讒言所傷,固辭還山。東游至會稽,大歷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謚“宗元先生”。
田家行。元代。徐賁。 溪南種田溪北住,屋東栽桑屋西樹。阿翁八十不出戶,長男踏車婦織布。大女送飯小絡紗,幼男放牛未還家。年年納得官家足,篋有馀布甑有粟。田家古來多苦辛,飽煖各自全一身。我愿子孫親
賀新郎 蕭山縣署贅婿詞。清代。毛奇齡。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艷紅如剪。贅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題詩齊苑。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雙盞暮,酌來淺。萬條紅燭燒將短。更庭前、幾行畫扇,遮來宛轉。洗馬文章當日事,樂令風流不遠。況種得、藍田瓊琬。最羨今宵乘鳳處,聽秦臺、幾曲簫聲緩。烏鵲到,喜何限。
晨謁宮門小雨初過。宋代。宋庠。 宮漏籤聲急,天街雨腳微。曉寒凌禁樹,春氣裛朝衣。瑞霧輕猶濕,香塵重不飛。雞人傳鑰出,華旭滿丹闈。
送勤照和尚往睢陽赴太守請。唐代。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宋宗廟登歌八首 其七 高祖武皇帝歌。兩漢。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云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至道惟王,大業有劭。降德兆民,升歌清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