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歲原非禮,兼之抱恨多。寒泉彫齒發(fā),老淚寄蒿莪。
子卯猶為忌,庚寅更若何。我辰亦荼苦,于邑不成歌。
嶰谷生辰為其先太恭人下世之日每歲必哭墓下今年六十薏田約同人以詩慰之。唐代。全祖望。 祝歲原非禮,兼之抱恨多。寒泉彫齒發(fā),老淚寄蒿莪。子卯猶為忌,庚寅更若何。我辰亦荼苦,于邑不成歌。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qū)洞橋鎮(zhèn)沙港村)人。曾主講于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上承清初黃宗羲經(jīng)世致用之學,博通經(jīng)史,在學術上推崇黃宗羲、萬斯同,于南明史實廣為搜羅纂述,貢獻甚大,其著作極為豐富,達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數(shù)學術著作用力極深。其主要著作有:《鮚埼亭集》、《困學紀聞三箋》、《七校水經(jīng)注》、《續(xù)甬上耆舊詩》、《經(jīng)史問答》、《讀易別錄》、《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qū)洞橋鎮(zhèn)沙港村)人。曾主講于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上承清初黃宗羲經(jīng)世致用之學,博通經(jīng)史,在學術上推崇黃宗羲、萬斯同,于南明史實廣為搜羅纂述,貢獻甚大,其著作極為豐富,達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數(shù)學術著作用力極深。其主要著作有:《鮚埼亭集》、《困學紀聞三箋》、《七校水經(jīng)注》、《續(xù)甬上耆舊詩》、《經(jīng)史問答》、《讀易別錄》、《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登姑蘇臺。宋代。釋行海。 姑蘇臺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不放百花開。
白鶴觀。宋代。洪咨夔。 缺唇丹井應千尺,禿頂靈杉恰百圍。鶴去不聞人下子,黃蜂無數(shù)采花歸。
次韻馬參議留別。宋代。葉夢得。 戎車百兩去難攀,秣馬前驅矢石間。析木舊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顏。傳聲已報連三捷,觸熱那辭冒百艱。束縛會看擒頡利,灰釘何待執(zhí)戎蠻。清談一笑時能共,妙語千篇未可刪。緩帶且從黃閣老,峨冠行奉紫宸班。分攜坐嘆虛懸榻,老病懷歸祇故山。他日小舟能過我,萬峰深處有柴關。
一枝山房見新月。清代。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jié)?/div>
銅雀臺。元代。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jié)H松^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見歌舞。獨不念漢家長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鎖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