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鄉俟天形,畏蠚復憚暑。
夢甥來萬里,竹響風動宇。
如今真似夢,相對別恨吐。
平生窘執轡,白面力如虎。
誰令斗指日,江使墮漁罟。
桃僵李為仆,遺佩滿江渚。
常憂抱石死,無復腳踏土。
哪知徼時愿,起廢遇明主。
曠調已遠跡,未用矜杜舉。
但憂世議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學孔子,況乃父母魯。
如聞四門闢,未信遡洄沮。
上書閔魃旱,膏以神靈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豈無女。
爾壯觀爾能,吾歸固吾所。
期甥二兒上,馀子不足數。
何以喻我心,酌此湘吳醑。
玉溪歸逢外甥李相如汴中。宋代。晁補之。 蠻鄉俟天形,畏蠚復憚暑。夢甥來萬里,竹響風動宇。如今真似夢,相對別恨吐。平生窘執轡,白面力如虎。誰令斗指日,江使墮漁罟。桃僵李為仆,遺佩滿江渚。常憂抱石死,無復腳踏土。哪知徼時愿,起廢遇明主。曠調已遠跡,未用矜杜舉。但憂世議隘,亡弓不亡楚。吾甥學孔子,況乃父母魯。如聞四門闢,未信遡洄沮。上書閔魃旱,膏以神靈雨。北海自有人,高丘豈無女。爾壯觀爾能,吾歸固吾所。期甥二兒上,馀子不足數。何以喻我心,酌此湘吳醑。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放言十首。宋代。黃庭堅。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當吾無事時,此豈不我娛。喬木好鳥音,天風韻虛徐。遐心游四海,萬里不須臾。回首古衣冠,荊樊老丘墟。欲付此中意,歸翻蟲蠹書。短生憂不足,此道樂有余。
效阮公詩十五首 其九。南北朝。江淹。 宵月輝西極,女圭映東海。佳麗多異色,芬葩有奇采。綺縞非無情,光陰命誰待。不與風雨變,長共山川在。人道則不然,消散隨風改。
送林丈內艱南還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游。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
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
金縷曲 午詒代某君答《棄婦詞》,亦賦一解 其二。清代。樊增祥。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羞再抱,繡衾臥。含顰別趁鴟夷舸。漫思量、吳宮舊事,燕嬌鶯媠。碧玉連環茶碾子,擲與雙文則個。渾不是、佳人負我。我是負人曹吉利,任嬌啼、不悔連波過。鴛牒字,付秦火。
秋夜玩月。明代。許炯。 霄漢懸冰鏡,玲瓏照錦城。秋飆涼似洗,梧葉落無聲。綺席流輝濕,金波碎影明。玉關今夕望,惆悵故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