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陽我昔見蘇李,人言吳子歸未幾。
長嘯春風大澤西,卻望麻田山萬里。
不逢鄭老溪上箭,欲致朱公路傍米。
今年窮巷絲生發,馬尾吹風化衣袷。
定知赤鯉驀波濤,何意黃冠驚仆妾。
瑯函萬過陰魄悲,心無丹白爐生兒。
山中種芝豈無侶,成都醉眠未當去。
愿從王烈或見呼,試訪孫登竟無語。
棄家內愧非此流,此身天地一虛舟。
未應齒豁塵埃里,乞與青精救白頭。
贈麻田山人吳子野。宋代。晁補之。 汶陽我昔見蘇李,人言吳子歸未幾。長嘯春風大澤西,卻望麻田山萬里。不逢鄭老溪上箭,欲致朱公路傍米。今年窮巷絲生發,馬尾吹風化衣袷。定知赤鯉驀波濤,何意黃冠驚仆妾。瑯函萬過陰魄悲,心無丹白爐生兒。山中種芝豈無侶,成都醉眠未當去。愿從王烈或見呼,試訪孫登竟無語。棄家內愧非此流,此身天地一虛舟。未應齒豁塵埃里,乞與青精救白頭。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登用法西郭別城友。宋代。劉黻。 久靜還思動,離觴江上斟。文章關世道,科目壞人心。門掩溪云早,舟橫野水深。清猿水解事,應向故山尋。
都門別曾乾義 其一。明代。韓上桂。 行年三十二,所向皆無成。西風吹我行,萬籟送悲聲。雙劍在匣中,隱隱作龍鳴。我生本南越,胡為眷上京。射策阻不進,羈棲欲何營。人生世路上,去住如浮萍。退者非獨拙,進者非獨明。夙興而夜寐,努力副榮名。
贈齡首座主庵 其五。宋代。釋慧空。 說圓不覺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發許,寶云山里寶云庵。
玉山李道會顏則求著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其三。明代。鄭真。 路轉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