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本無臺,菩提本無樹。天湖本無湖,莫問濫觴處。
放舟羚羊峽,取道大蕉園。遙青四十里,知是白云源。
路曲擬羊腸,林深怖虎穴。因緣古佛慈,膜拜不脛集。
梁郎既舍宅,曹洞遂傳衣。一自棲壑來,弓冶盛軍持。
山花不識名,各各吐香氣。山鳥啼其間,盎然感春意。
從行二三子,捷足善探奇。而我已頹然,扶掖仗阇黎。
努力躋絕頂,端州如彈子。一葦漓江流,渺然溝澮耳。
俯睇七星巖,蒲伏來朝宗。或曰彼瀝湖,原與天湖通。
天湖今已平,瀝湖漸亦閉。伏見均有時,開塞定一氣。
更陟大龍湫,飛瀑滿空山。清入人心脾,寒動人鬢鬟。
其馀諸小潭,環拱尚八九。或曰是皆湖,未知果然否。
山僧愛敬客,啜我白云茶。肺腑滌塵氛,齒頰吐香花。
坐久移我情,疑與下界隔。轉嫌嵐氣濃,鷓鴣催歸客。
阿誰不學者,妄托軒轅遺。謂是攀髯跡,謬語真無稽。
老夫病愁馀,百事已心死。一榻借諸天,五言授侍史。
未能寫清勝,聊以正圖經。他日討文獻,訛謬庶有徵。
天湖慶云寺。唐代。全祖望。 明鏡本無臺,菩提本無樹。天湖本無湖,莫問濫觴處。放舟羚羊峽,取道大蕉園。遙青四十里,知是白云源。路曲擬羊腸,林深怖虎穴。因緣古佛慈,膜拜不脛集。梁郎既舍宅,曹洞遂傳衣。一自棲壑來,弓冶盛軍持。山花不識名,各各吐香氣。山鳥啼其間,盎然感春意。從行二三子,捷足善探奇。而我已頹然,扶掖仗阇黎。努力躋絕頂,端州如彈子。一葦漓江流,渺然溝澮耳。俯睇七星巖,蒲伏來朝宗。或曰彼瀝湖,原與天湖通。天湖今已平,瀝湖漸亦閉。伏見均有時,開塞定一氣。更陟大龍湫,飛瀑滿空山。清入人心脾,寒動人鬢鬟。其馀諸小潭,環拱尚八九。或曰是皆湖,未知果然否。山僧愛敬客,啜我白云茶。肺腑滌塵氛,齒頰吐香花。坐久移我情,疑與下界隔。轉嫌嵐氣濃,鷓鴣催歸客。阿誰不學者,妄托軒轅遺。謂是攀髯跡,謬語真無稽。老夫病愁馀,百事已心死。一榻借諸天,五言授侍史。未能寫清勝,聊以正圖經。他日討文獻,訛謬庶有徵。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洞橋鎮沙港村)人。曾主講于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上承清初黃宗羲經世致用之學,博通經史,在學術上推崇黃宗羲、萬斯同,于南明史實廣為搜羅纂述,貢獻甚大,其著作極為豐富,達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數學術著作用力極深。其主要著作有:《鮚埼亭集》、《困學紀聞三箋》、《七校水經注》、《續甬上耆舊詩》、《經史問答》、《讀易別錄》、《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洞橋鎮沙港村)人。曾主講于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上承清初黃宗羲經世致用之學,博通經史,在學術上推崇黃宗羲、萬斯同,于南明史實廣為搜羅纂述,貢獻甚大,其著作極為豐富,達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數學術著作用力極深。其主要著作有:《鮚埼亭集》、《困學紀聞三箋》、《七校水經注》、《續甬上耆舊詩》、《經史問答》、《讀易別錄》、《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次韻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懷八首 其六。明代。王祎。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白云如飛鴻,過眼時歷歷。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
宇文子貞至驛為松江諸邑田糧事賦古詩二章增之。元代。孫華孫。 朝行谷水東,暮行谷水西。谷水日日流,驛舟日日來。驛舟來不已,波浪日日起。朝行谷水西,暮行谷水東。傍人指驛舟,舟中有春風。春風吹谷水,照見桃與李。
賦得我愛夏日長 其二。明代。李孫宸。 惜陰翻古帙,席蔭坐林泉。解識閒中晷,依稀亦小年。
游南薰亭。明代。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神暢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茲縱遐矚,躋攀極嶙峋。下瞰皇澤灣,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虛絕垢氛。昔賢有遺刻,半雜苔蘚紋。江山宛如故,韶音誰復聞。登臨稍畢景,感慨懷古人。早晚聽履聲,行當近星辰。
次韻何茂恭重陽前二日見過。宋代。喻良能。 西風籬落興悠然,秋影橫江雁帖天。短發未成吹帽飲,高吟先贈把茱篇。黃花一笑小重九,青眼相看又四年。欲試煙波釣竿手,南湖同上月明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