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隔墻東便是家,悁悁還似在天涯。
客心不耐聽松雨,歸信猶堪飲菊花。
翦燭看書良寂寞,披沙見玉忽喧嘩。
自慚空館難留客,試問姮娥稍駐車。
試院唱酬十一首 戲呈試官。宋代。蘇轍。 只隔墻東便是家,悁悁還似在天涯。客心不耐聽松雨,歸信猶堪飲菊花。翦燭看書良寂寞,披沙見玉忽喧嘩。自慚空館難留客,試問姮娥稍駐車。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兆诹?,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不礙云山。宋代。胡仲弓。 贏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飛不到人間,白云本是無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病訊四章 其二。明代。王彥泓。 繡被新鴛剩半床,怕拈卮酒怕聞香。能瘳別恨無靈藥,愿駐華姿有禁方。背冷乍溫教女弟,面痕輕舐待蕭郎。懸知乍起新妝淡,只有葵花似嫩黃。
謁李忠簡公祠。明代。張鳴韶。 高臺晴倚玉芙蓉,灝氣遙連海上峰。名第先朝留翰墨,芳傳昭代見儀容。重溟日麗文長在,斷壁云深蘚自封。千載衣冠還此地,滿天波影吼魚龍。
題盡。明代。黃廷用。 生憐秋色好,高閣坐新寒。竹韻風前聽,花容兩后看。采毫躋月窟,視草上金鑾。誰是同吟者,披圖倚玉闌。
雜體詩 古離別。南北朝。江淹。 小序夫楚謠漢風。既非一骨。魏制晉造。固亦二體。譬猶藍朱成彩。雜錯之變無窮。宮角為音。靡曼之態不極。故蛾眉詎同貌。而俱動于魄。芳草寧共氣。而皆悅于魂。不期然歟。至于世之諸賢。各滯所迷。莫不論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豈所謂通方廣恕。好遠兼愛者哉。乃及公干、仲宣之論。家有曲直。安仁、士衡之評。人立矯抗。況復殊于此者乎。又貴遠賤近。人之常情。重耳輕目。俗之恒蔽。是以邯鄲托曲于李奇。士季假論于嗣宗。此其效也。然五言之興。諒非敻古。但關西鄴下。既已罕同。河外江南。頗為異法。故玄黃經緯之辨。金碧浮沉之殊。仆以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今作三十首詩。斅其文體。雖不足品藻淵流。庶亦無乖商搉云爾。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云蔽千里。游子何時還。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愿一見顏色。不及其瓊樹枝。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