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霰疏飄,驕云輕簇,短檠黯淡籠紗。冷禁蘭帳,清曉忽飛花。已是平蕪步闊,那堪更、折竹如蓑。憑欄處,關心一葉,歸興渺無涯。
為瑞,已多少,適從狼子,來自龍沙。賴吾皇神武,薄海為家。盡掃腥風殺氣,依然放、紅日光華。回頭看,山蹊水塢,縞帶不隨車。
滿庭芳(次韻姚令威雪消)。宋代。史浩。 微霰疏飄,驕云輕簇,短檠黯淡籠紗。冷禁蘭帳,清曉忽飛花。已是平蕪步闊,那堪更、折竹如蓑。憑欄處,關心一葉,歸興渺無涯。為瑞,已多少,適從狼子,來自龍沙。賴吾皇神武,薄海為家。盡掃腥風殺氣,依然放、紅日光華。回頭看,山蹊水塢,縞帶不隨車。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和毅伯見寄。宋代。王炎。 欲問礦人歸未歸,江湖不見雁南飛。青云未上辭鄉國,白璧無因困褐衣。客里書來行李滯,江南春盡落花稀。倚門望斷山川遠,我卻疑君此策非。
送呂晦叔赴河陽。宋代。程顥。 曉日都門飐旆旌,晚風鐃吹入三城。知公再為蒼生起,不是尋常刺史行。
踏莎行 曉陰。近現代。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晚飯太塘嶺緣隱庵。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鄭惠叔閣學守建寧三首。宋代。袁說友。 周這士也貴,如圭璧璠璵。東陜與南土,出入本裕如。高冠不可羈,位次實有余。輕此一葉舟,孰肯戲魯儒。自公抗章行,益以貴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