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聞定作閱古堂,又聞定有閱古詩。
揚之遠定五千里,思得兩翅擘以飛。
偶聞人來說堂事,初敞兩壁無塵疵。
閑時公來命繪匠,親以玉指交畫揮。
教令某載若某狀,匠拜奉命唯不辭。
左圖守相父母吏,右狀將帥熊羆姿。
長冠峨峨偉笏佩,斗以玄白為裳衣。
屹如丁寧立以議,遜若避讓行而隨。
圖成儼毅色可讋,過吏不敢竊目窺。
仍令大筆署行事,寫出黑膽朱肝脾。
死者有靈如不泯,合有英氣來附茲。
故公之謀不知出,宜有神鬼陰助其。
茫茫九泉謂已朽,豈意一旦存形儀。
請留中壁素莫繪,待千歲後公以歸。
當搜國匠第一手,狀寫公像存依稀。
要知文完武繩備,遺與萬世瞻思資。
我知觀者定墮淚,不復峴首羊公碑。
又聞當世大手筆,磊砢詩句相撐支。
手搏蛟龍拔解角,爪擘虎豹金脫皮。
鄆州溪堂遂寂寞,韓詩塵蔽人不吹。
想應從此傳萬世,粹玉貫串珠縈累。
小戎何為尚縮伏,久滯公斧血不滋。
何時功成事業就,兩手一掃清三垂。
歸來天子喜以頷,泰階輝煥平無欺。
次招當世草茅士,各仗呈露心腹披。
締裾聯纓上廊廟,留與後世圖為師。
然後回謝閱古堂,彼合異代今一時。
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宋代。王令。 始聞定作閱古堂,又聞定有閱古詩。揚之遠定五千里,思得兩翅擘以飛。偶聞人來說堂事,初敞兩壁無塵疵。閑時公來命繪匠,親以玉指交畫揮。教令某載若某狀,匠拜奉命唯不辭。左圖守相父母吏,右狀將帥熊羆姿。長冠峨峨偉笏佩,斗以玄白為裳衣。屹如丁寧立以議,遜若避讓行而隨。圖成儼毅色可讋,過吏不敢竊目窺。仍令大筆署行事,寫出黑膽朱肝脾。死者有靈如不泯,合有英氣來附茲。故公之謀不知出,宜有神鬼陰助其。茫茫九泉謂已朽,豈意一旦存形儀。請留中壁素莫繪,待千歲後公以歸。當搜國匠第一手,狀寫公像存依稀。要知文完武繩備,遺與萬世瞻思資。我知觀者定墮淚,不復峴首羊公碑。又聞當世大手筆,磊砢詩句相撐支。手搏蛟龍拔解角,爪擘虎豹金脫皮。鄆州溪堂遂寂寞,韓詩塵蔽人不吹。想應從此傳萬世,粹玉貫串珠縈累。小戎何為尚縮伏,久滯公斧血不滋。何時功成事業就,兩手一掃清三垂。歸來天子喜以頷,泰階輝煥平無欺。次招當世草茅士,各仗呈露心腹披。締裾聯纓上廊廟,留與後世圖為師。然後回謝閱古堂,彼合異代今一時。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繞佛閣 其二 東堂月夜,疊前韻。清代。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小園一畝。梧竹影里,窺見河鼓。風葉掀舞。小荷墮粉,徘徊不能去。夜久葛巾濕,髣髴瑤階生白露。風裊鬢絲,清于池上鷺。且一薦冰甌,薄點梅醋。畫檐深處。有點點流螢,簾隙偷度。照青編、任人看覷。
送祖道師赴長江。宋代。王灼。 山林與城市,何地非隱淪。子意亦易敗,徑投寂寞濱。楞嚴有奧章,詩為識者陳。歸思落煙艇,尚及秋風新。
諸將八首 其七。明代。李夢陽。 天下軍儲盡海頭,材官郡國遍防秋。若道成功無造偽,豈應屠賈坐封侯。
贈俞隱居。明代。祝允明。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百篇華賦馬相如。心拋世俗爭為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