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當歌,無愁可解,是個道人標格。好風過耳,皓月盈懷,清凈水聲山色。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隨處慣曾為客。盡虛空、北斗南辰,此事有誰消得。曾聽得、碧眼胡僧,布袍滄海,直下釣絲千尺。掣取鯨魚,風雷變化,不是等閑奇特。寒暑相催,乾坤不用,歷劫不為陳跡。可憐生、忘卻高年,長伴小兒嬉劇。
蘇武慢·對酒當歌。宋代。虞集。 對酒當歌,無愁可解,是個道人標格。好風過耳,皓月盈懷,清凈水聲山色。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隨處慣曾為客。盡虛空、北斗南辰,此事有誰消得。曾聽得、碧眼胡僧,布袍滄海,直下釣絲千尺。掣取鯨魚,風雷變化,不是等閑奇特。寒暑相催,乾坤不用,歷劫不為陳跡。可憐生、忘卻高年,長伴小兒嬉劇。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題韶州李同知百泉漱雪吟卷。宋代。王義山。 癖到膏盲藥不醫,把泉煮石煉成詩。齒根更著雪來嚼,吟過海關又一奇。
喜雪 其三。宋代。朱翌。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藥王廟二首 其二。。弘歷。 當年階下有豐碑,持去誰將鎮石為。聞是椓人留姓氏,長繩百尺拽誠宜。
秋興八首 其三。明代。張萱。 云凈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