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弼論思暇,英才視草余。
西清承密旨,東觀類群書。
左氏先經日,征南發例初。
編年終顯德,歷帝自凡蘧。
一覽無前古,三長豈后予。
宏網提要妙,至論絕籧篨。
訛繆刊三豕,公乎喜眾狙。
菁英咸采掇,疣贅盡銷除。
組織千章合,研窮萬象虛。
胡為參也魯,亦造仲尼居。
處末加駢拇,于中或輔車。
乘軒思衛鶴,努力效劉驢。
見彈曾求炙,臨川復羨魚。
孰云貂可續,自愧鶚難如。
早入希東郭,先知服子輿。
直非頭似筆,智謝里名樗。
蝸舍游從寡,鶉衣禮貌疏。
寸陰嗟荏苒,十駕敢躊躇。
天祿楊雄閣,承明嚴助廬。
時陪折佾宴,頓異帶經鋤。
系日親函丈,他們絕曳裾。
卓錐然有地,擔石尚無儲。
獵犬方勞指,神龜可避漁。
屠門夸大嚼,鼠壞鄙余蔬。
闕里辭難措,漳濱病且祛。
學勤徒力爾,性拙奈天歟。
大道今興起,先生意卷舒。
正為王者瑞,何羨使君旟。
暗室欣觀火,頹波賴決渠。
當仁如退讓,末跡定淪胥。
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宋代。劉筠。 良弼論思暇,英才視草余。西清承密旨,東觀類群書。左氏先經日,征南發例初。編年終顯德,歷帝自凡蘧。一覽無前古,三長豈后予。宏網提要妙,至論絕籧篨。訛繆刊三豕,公乎喜眾狙。菁英咸采掇,疣贅盡銷除。組織千章合,研窮萬象虛。胡為參也魯,亦造仲尼居。處末加駢拇,于中或輔車。乘軒思衛鶴,努力效劉驢。見彈曾求炙,臨川復羨魚。孰云貂可續,自愧鶚難如。早入希東郭,先知服子輿。直非頭似筆,智謝里名樗。蝸舍游從寡,鶉衣禮貌疏。寸陰嗟荏苒,十駕敢躊躇。天祿楊雄閣,承明嚴助廬。時陪折佾宴,頓異帶經鋤。系日親函丈,他們絕曳裾。卓錐然有地,擔石尚無儲。獵犬方勞指,神龜可避漁。屠門夸大嚼,鼠壞鄙余蔬。闕里辭難措,漳濱病且祛。學勤徒力爾,性拙奈天歟。大道今興起,先生意卷舒。正為王者瑞,何羨使君旟。暗室欣觀火,頹波賴決渠。當仁如退讓,末跡定淪胥。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儀。真宗咸平元年進士。楊億試選人校太清樓書,擢第一,以大理評事為秘閣校理,預修圖經及《冊府元龜》。真宗、仁宗兩朝,屢知制誥及知貢舉,預修國史。嘗拒草丁謂復相位制。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直學士,終知廬州。工詩,與楊億時號“楊劉”。與楊億、錢惟演等合編《西昆酬唱集》,后世稱“西昆體”。有《刑法敘略》、《冊府應言》、《玉堂集》等。 ...
劉筠。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儀。真宗咸平元年進士。楊億試選人校太清樓書,擢第一,以大理評事為秘閣校理,預修圖經及《冊府元龜》。真宗、仁宗兩朝,屢知制誥及知貢舉,預修國史。嘗拒草丁謂復相位制。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直學士,終知廬州。工詩,與楊億時號“楊劉”。與楊億、錢惟演等合編《西昆酬唱集》,后世稱“西昆體”。有《刑法敘略》、《冊府應言》、《玉堂集》等。
送夏八赴南陵。宋代。沈遼。 老夫久客三湘水,歸來喜食江南鱭。白云猶識舊山川,青眼多慚老兄弟。當時親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夢寐。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與君相際。高堂老人八十一,不間衰微論末契。招我卜宅居其旁,自顧麋鹿何由系。春風引我齊山行,穿云踏石構巢橧。相見常無一樽酒,山中枯淡令人憎。涼風未至正苦熱,君忽佩印臨南陵。南陵相去五舍近,馬蹄車轍常相仍。安輿綵衣得榮養,況有大舸如飛鵬。步上南山一延首,江風浩浩云騰騰。
訪祥云谷首座不遇。明代。朱同。 荷鋤欲訪祥云谷,云出天涯晝寂寥。擬念過從知姓字,秋聲何處有色蕉。
擬游慈恩寺用涯翁韻。明代。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臺灣竹枝詞 其三。清代。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和子瞻濠州七絕涂山。宋代。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滿江紅 口貞居開得月軒。明代。俞和。 □□桃華,又一□、元都春色。彷佛記、主家陰洞,不多塵跡。竹里棋枰憎鳥污,人間鶴語無人識。□古風、遲暮卻相逢,龐眉客。溝水漲,云充斥。環堵隘,花狼籍。似石魚湖小,酒船寬窄。庭下已生書帶草,傍人錯認揚雄宅。問青天、明月落誰家,無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