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塘草樹環佛宮,兩春不識花白紅。
但有柳絮迷晴空,今年始種木芙蓉。
間以寒菊助豐容,新栽黃葵已蒙茸。
坐待泬寥秋色濃,鞠衣仙人來御風。
似聞芍藥富紅紫,愿分余波作春事,
要令睡眼迷緗綺。勿言滯客無幾求,
將致來禽及青李。
種植詩。宋代。張嵲。 魏塘草樹環佛宮,兩春不識花白紅。但有柳絮迷晴空,今年始種木芙蓉。間以寒菊助豐容,新栽黃葵已蒙茸。坐待泬寥秋色濃,鞠衣仙人來御風。似聞芍藥富紅紫,愿分余波作春事,要令睡眼迷緗綺。勿言滯客無幾求,將致來禽及青李。
張嵲。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雨后登白云樓。明代。王世貞。 乘暇獨登樓,捲簾清遠眸。無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云合山常暝,煙輕雨乍收。行藏吾自識,曲枕信悠悠。
和兩翁軒。宋代。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和王德和知縣謁蕭千巖韻二首 其一。宋代。袁說友。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下彭城而南微雨即事。明代。王世貞。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出沒前后旌,浮云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和丹巖以青溪至有作。。衛宗武。 故人未到欠詩催,才到九山云為開。野鶴正思尋老伴,盟鷗亦競喜朋來。免教北隴慚空帳,消得南山詠有臺。梅信已傳花信動,直須領客待春回。
懷李聰巒隨宦新甫 其七。明代。申佳允。 一望云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