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行鏡中,身與白鷗同。
閒蹤無滯留,清興何始終。
紅蕖耀晨妝,綠蒲媚新叢。
長歌對漁父,淪浪有遺風。
鏡中放歌。宋代。釋文珦。 日日行鏡中,身與白鷗同。閒蹤無滯留,清興何始終。紅蕖耀晨妝,綠蒲媚新叢。長歌對漁父,淪浪有遺風。
釋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據本集卷一〇《看新歷》“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推定),字叔向(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號潛山老叟,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游蹤略見集中《閑中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詩,有“題詠詩三百,經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馀。詩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潛山集》十二卷。事見集中有關詩篇。 ...
釋文珦。 釋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據本集卷一〇《看新歷》“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推定),字叔向(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號潛山老叟,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游蹤略見集中《閑中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詩,有“題詠詩三百,經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馀。詩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潛山集》十二卷。事見集中有關詩篇。
小女生日將近戲作。。錢之江。 生與百花俱,習語啼鶯嫩。學步百花間,蹣跚臉生暈。阿耶百不能,老思為汝奮。急我揠苗心,加汝過庭訓。時憂廿年事,誰堪婿阿巽。
呈曾侍郎逮。宋代。趙蕃。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刪。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后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顏。
泉州惠安縣迎藏經請小參偈。。釋宗杲。 稽首十力大導師,三界獨尊無比況。示現成佛轉法輪,廣演無邊契經海。眾生心想念念殊,所轉法輪亦差別。法輪功德不可量,盡思竭力無能測。有大經卷在一塵,量等三千大千界。世有聰慧明達人,具足天眼悉知見。破塵出經作佛事,不作實與非實想。又以無邊法界空,納在佛身一毛孔。須彌鐵圍及大海,一一包容無迫隘。一毛既爾馀悉然,導師方便亦如是。念念普遍諸毛孔,念念克證金剛慧。念念成就佛菩提,念念滿足普賢愿。而不生於戲論心,亦不住於深境界。如夢如幻如水月,如優曇華出世間。如是常轉大經卷,了無能轉所轉者。三世諸佛諸菩薩,聲聞獨覺及天人。地獄修羅鬼畜等,一一皆承此經力。我今復與諸佛子,各生殊勝難愚心。還攝此經一歸塵,安住毗盧法寶藏。
北門觀漲。元代。許衡。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題皇雩山圖。。宋孝宗。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藤老龍蟠疑護法,山幽禽語是逃禪。水攀古木身忘倦,口吸香泉骨欲仙。鄰叟不知唐世遠,猶言謝母舊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