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靄輕風弄野姿,江天寥廓鳥飛遲。從知宇宙多閒地,誰信襟懷勝舊時。
夜雨不驚逋客夢,暮云猶入故人詩。山中亦有陽春曲,拂拭朱弦待子期。
和謝敬德學士見寄韻 其二。元代。許有壬。 淡靄輕風弄野姿,江天寥廓鳥飛遲。從知宇宙多閒地,誰信襟懷勝舊時。夜雨不驚逋客夢,暮云猶入故人詩。山中亦有陽春曲,拂拭朱弦待子期。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
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賀新郎 秋日竹逸約同云臣紅友渭文石亭看桂。清代。陳維崧。 萬斛涼云瀉。買蜻蛉、煙潭容裔,晴秋瀟灑。黃葉村中行不遠,隱隱前山精舍。人已被、暗香縈惹。才見巖梅齊著粉,染西風、叢桂旋開也。流光駛,似奔馬。舍舟緩服尋蘭若。正霜檐、累累金粟,參差低亞。竹色泉光幽映極,攜得一樽堪把。問此樂、何如仆射。忽見高塋延野燒,似赤龍、蹙踏山都赭。矯首看,莽驚詫。
下皋俱樂亭扁 其十。明代。黃仲昭。 瀟灑林亭僅數椽,包羅風景迥無邊。夜來微雨兼秋至,徹骨清寒疑欲仙。
赴金陵舟過霅川偶作 其一。宋代。李光。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繞林塘。
奉和胡學士光大侍從游萬歲山詩韻十首 其九。。王洪。 殿閣青霄迥,山川紫氣高。門開天上日,地壓海中鰲。響徹蒼龍管,□傳碧甕醪。共歡千載遇,登賞總忘勞。
和黃循齋送景正輔戶曹之夔三首。宋代。陽枋。 要路倦登臨,淵明徑好尋。卷收名利幟,揭示圣賢心。明使千家滿,霜從兩鬢侵。逃空三峽客,屬耳聽蛩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