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除愁恨惟應酒,陶寫襟靈僅有詩。四十頭顱只如此,可能心事及游絲。
冬日雜詩 其五。元代。宋褧。 掃除愁恨惟應酒,陶寫襟靈僅有詩。四十頭顱只如此,可能心事及游絲。
宋褧(1294-1346), 字顯夫,大都宛平(今屬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進士,授秘書監校書即,改翰林編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監察御史,出僉山南憲,改西臺都事,入為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擢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贈范陽郡侯,謚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挾其所作詩歌,從其兄本(字誠夫)入京師,受到元明善、張養浩、蔡文淵、王士熙方等學者的慰薦。至治元年(1321),兄誠夫登進士第一,后三年(1324)顯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術魯翀之門,時士論榮之。 ...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顯夫,大都宛平(今屬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進士,授秘書監校書即,改翰林編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監察御史,出僉山南憲,改西臺都事,入為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擢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贈范陽郡侯,謚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挾其所作詩歌,從其兄本(字誠夫)入京師,受到元明善、張養浩、蔡文淵、王士熙方等學者的慰薦。至治元年(1321),兄誠夫登進士第一,后三年(1324)顯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術魯翀之門,時士論榮之。
燭影搖紅 簾。明代。楊基。 花影重重,亂紋匝地無人卷。有誰惆悵立黃昏,疏映宮妝淺。只有楊花得見。解匆匆、尋芳覓便。多情長在,暮雨回廊,夜香庭院。曾記揚州,紅樓十里東風軟。腰肢半露玉娉婷,猶恨蓬山遠。閑悶如今怎遣。看草色、青青似剪。且教高揭,放數點春,一雙新燕。
寄題潘少承西樵山房。明代。黎民表。 新營丹室鐵泉山,千樹梅花不共攀。夜夜京華成短夢,白云紅葉屋三間。
塞上雜歌贈趙總制 其十一。明代。黃廷用。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
晏坐信筆二首 其一。。陳振家。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將俗理詰蒼冥。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