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水橋邊御道西,酒旗閒掛暮檐低。春從綠樹陰中老,云補青山闕處齊。
畫戟遙臨青瑣闥,紫騮解惜錦障泥。鸞凰自為明時出,宜傍上林高處棲。
京都次馬伯庸尚書。元代。曹元用。 灤水橋邊御道西,酒旗閒掛暮檐低。春從綠樹陰中老,云補青山闕處齊。畫戟遙臨青瑣闥,紫騮解惜錦障泥。鸞凰自為明時出,宜傍上林高處棲。
曹元用(1268年—1330年),字子貞。祖籍陽谷阿城(今嘉祥縣紙坊鎮李村),后遷居汶上。元代大臣,與清河元明善、濟南張養浩并稱為“三俊”。元文宗天歷二年(1330年)去世,贈正奉大夫、江浙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東平郡公。謚"文獻"。有詩文集40卷,名《超然集》。 ...
曹元用。 曹元用(1268年—1330年),字子貞。祖籍陽谷阿城(今嘉祥縣紙坊鎮李村),后遷居汶上。元代大臣,與清河元明善、濟南張養浩并稱為“三俊”。元文宗天歷二年(1330年)去世,贈正奉大夫、江浙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東平郡公。謚"文獻"。有詩文集40卷,名《超然集》。
懷李芋仙。清代。張廷壽。 一瓣空同奉,清吟每夢君。西窗曾話雨,東野愿為云。溫卷人前許,鬮題酒后分。申江三百里,未使斷知聞。
憶江南 其二 宮門口。近現代。楊圻。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里景陽鐘。秋月滿離宮。
游南薰亭。明代。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神暢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茲縱遐矚,躋攀極嶙峋。下瞰皇澤灣,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虛絕垢氛。昔賢有遺刻,半雜苔蘚紋。江山宛如故,韶音誰復聞。登臨稍畢景,感慨懷古人。早晚聽履聲,行當近星辰。
社日兩篇 其一。唐代。杜甫。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送春坊董正字浙右歸覲。唐代。馬戴。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