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何逶迤,雪花大于手。之子有遠役,忍勸尊中酒。
念子初來時,才思若繭絲。抽之已見緒,染就五色衣。
被之行儒林,孰不生艷慕。躚躚媚學徒,三步亦回顧。
余生老且至,秋發垂兩肩。得之喜欲舞,如獲寶璐然。
素編耽清晝,青燈坐深夜。深玄欲忘寢,薦味如啖蔗。
一朝別我去,何以釋離憂。不禁秦淮水,流子江上舟。
但愿逆風起,吹舟不得往。共穿鐘阜云,時看白石長。
風本無情物,豈能知我心。事既不能諧,贈言如贈金。
須知九仞山,功或少一簣。學功隨日新,慎毋中道廢。
群經耿明訓,白日麗清天。茍徒溺文辭,螢爝欲爭妍。
姬孔亦何人,顏回了不異。肯墮盆盎中,當作瑚璉器。
不見金谷園,瓊芳委塵沙。泰山有喬松,老干凌蒼霞。
四海皆兄弟,知己獨難遇。伯樂儻弗逢,鹽車厄騏驥。
明年二三月,羅山花正開。登高日騁望,遲子能重來。
送李生還四明詩。明代。宋濂。 北風何逶迤,雪花大于手。之子有遠役,忍勸尊中酒。念子初來時,才思若繭絲。抽之已見緒,染就五色衣。被之行儒林,孰不生艷慕。躚躚媚學徒,三步亦回顧。余生老且至,秋發垂兩肩。得之喜欲舞,如獲寶璐然。素編耽清晝,青燈坐深夜。深玄欲忘寢,薦味如啖蔗。一朝別我去,何以釋離憂。不禁秦淮水,流子江上舟。但愿逆風起,吹舟不得往。共穿鐘阜云,時看白石長。風本無情物,豈能知我心。事既不能諧,贈言如贈金。須知九仞山,功或少一簣。學功隨日新,慎毋中道廢。群經耿明訓,白日麗清天。茍徒溺文辭,螢爝欲爭妍。姬孔亦何人,顏回了不異。肯墮盆盎中,當作瑚璉器。不見金谷園,瓊芳委塵沙。泰山有喬松,老干凌蒼霞。四海皆兄弟,知己獨難遇。伯樂儻弗逢,鹽車厄騏驥。明年二三月,羅山花正開。登高日騁望,遲子能重來。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漢族,浦江(今浙江浦江縣)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啟、劉基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東陽馬生序》、《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等。 ...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漢族,浦江(今浙江浦江縣)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啟、劉基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東陽馬生序》、《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等。
贈星士陳光大。元代。陳高。 底用里糧去遠游,只將奇術動公侯。京都春色濃如酒,三月鶯花滿御溝。
讀史外紀 其六。明代。朱誠泳。 伊耆蓺五谷,有熊占斗綱。人文一以著,堯舜垂衣裳。夏忠商尚質,周文郁有光。繩繩隆治道,國祚綿且昌。春秋互征伐,七雄爭暴強。嬴秦竊神器,再傳二世亡。仁義棄不施,吁嗟良可傷。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送歸中丞使新羅(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唐代。耿湋。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城邑分華夏,衣裳擬縉紳。他時禮命畢,歸路勿迷津。
相見歡 深秋。近現代。羅錦堂。 長空大雁飛忙。晚煙蒼。片片池塘荷葉、半枯黃。獨行慣,有誰伴,夜生涼。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