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朧星淡,南飛烏鵲,暗數秋期天上。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
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
鵲橋仙·月朧星淡。宋代。謝薖。 月朧星淡,南飛烏鵲,暗數秋期天上。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
此為七夕詞。作者記述的是七夕夜觸景生情,傷心懷人之事。
上片起首三句,寫七夕所見天空景象,并及七夕傳說。七夕是我國古老的民間節日,《藝文類聚》卷四中有七夕天上牛女相會和民間乞巧習俗的早期記載。至于牽牛、織女星分隔天河東西,只準每年七夕相會一次,傳說就更早,后來又發展為烏鵲填橋之說。七夕這一晚,當陰歷七月的上旬,月相為上弦,其狀如弓,光線本來就不太亮,當云彩遮蔽時,從地上望去,就更顯得朦朦朧朧,而星光也就顯得暗淡了,故曰“月朧星淡”。這時候,作者想起了今夕是雙星渡河之夕,于是便寫出了“南飛烏鵲,暗數秋期天上”兩句,以詠其事。“月朧星淡”正是最好的相會環境。這幾句,敘事、寫景之外,還蘊含著對牛女相會的歆羨、贊美之意。
上片歇拍句,寫自己此佳節中的情況?!板\樓”句是說沒有慶節擺設?!稏|京夢華錄。七夕》載:“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彩樓于庭,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笨梢姷搅怂未呦σ殉蔀橐粋€相當熱鬧的節日,慶節擺設是繁多的?!板\樓”即“彩樓”,總指節日鋪陳。作者是個山野隱士,他不作此種鋪陳,故曰“彩樓不到野人家”。眼前所對的,僅“門外清流疊嶂”而已。此句大有深意。我們知道,七夕這天,年輕婦女結彩縷穿針,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了,恩愛夫妻向此對象征永恒愛情的神仙盟誓,祈求愛情的進一步凈化與持久。而作者獨對“清流疊嶂”而不結“錦樓”乞巧,則充分透露出作者心情的枯槁孤寂,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以此作結,為下片帶來抒情敘事的文闊余地。
過片緊承前文,進一步敞示心靈的創痛。“一杯相屬”三句,以沉痛的詢問,抒發出喪失伴侶的悲哀。“一杯相屬”,常有的表現?!凹讶撕??不見繞梁清唱”,這是痛苦的呼喊:勸我以美酒、娛我以清歌的佳人不了。——其中包括多少對前塵往事的追憶,對今日形單影只的傷心!從“繞梁清唱”句可看出,作者失去的那位“佳人”,本是一位歌女。詞寫至此,作者為什么不結彩樓以慶七夕,已得到了充分的解答,很好地呼應了前文結尾二句,以天上愛情的美滿反襯人間愛情的不幸,返回牛女事作結。“人間平地亦崎嶇”,同天上的牛郎、織女相比,有著多么大的差距!于是,作者最后唱出一句:“嘆銀漢何曾風浪!”銀河里是不起風浪的,牛女的愛情,亙千萬億年以至永恒,不衰不滅。這是有力的反襯,彌覺人間的不美滿,骨子里是突出作者自己的不幸。這一結束,議論而兼抒情,接觸到一個普遍性、永恒性的感慨,耐人尋味。從結構上來說,它回應了開頭,緊扣七夕話題,使全詞顯得圓融、完整。
這首詞把眼前景、心內情,仙凡戀、男嬡巧妙地揉合一起。起承轉合一起。起承轉合,流暢天間,當為佳作。
謝薖(kē)(1074~1116)字幼盤,自號竹友居士。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著名詩人,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謝逸從弟,與兄齊名,同學于呂希哲,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逸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30多歲時參加科舉,不第而歸,遂淡泊功名之心。常開窗對竹,認為竹勁氣節,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君子似之,因號竹友居士。當時,不少文人靠取媚權臣而顯貴,而他兄弟二人寧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節一直為人稱許。徽宗政和六年卒(呂本中《謝幼盤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一)。 ...
謝薖。 謝薖(kē)(1074~1116)字幼盤,自號竹友居士。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著名詩人,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謝逸從弟,與兄齊名,同學于呂希哲,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逸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30多歲時參加科舉,不第而歸,遂淡泊功名之心。常開窗對竹,認為竹勁氣節,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君子似之,因號竹友居士。當時,不少文人靠取媚權臣而顯貴,而他兄弟二人寧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節一直為人稱許?;兆谡土曜洌▍伪局小吨x幼盤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一)。
送王處士游蜀。唐代。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登用法西郭別城友。宋代。劉黻。 久靜還思動,離觴江上斟。文章關世道,科目壞人心。門掩溪云早,舟橫野水深。清猿水解事,應向故山尋。
舟中讀書。清代。蔣士銓。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銳力辟志猛,強識得天欠。饞夫胃脾弱,嘔噦負咀啖。齒牙寧不饕,胸腹卒難饜。精氣因迷謬,智慧墜昏墊。終歲無逸獲,手眼役頗厭。去之日悠悠,此身殊泛泛。吾師新安叟,相啖獨醇釅。坐我艨艟舟,目送覓觴濫。久別俟新異,再見或播摲。詎謂歲月改,憂虞計罌甔。阘?成坐廢,謀食類愚暗。學道我所欲,救死恐莫贍。寒餓疾已痼,日待斗石砭。及茲春靃靡,而乃掛江帆。得朋丐資斧,欲吐口喁噞。所識半窮乏,不免詫鬼瞰。世路未可測,光景詎能纜。執理不勝欲,倏忽營兩念。納睛入胸膈,反目自鞫勘。可憐文字腹,呀然告虛歉。饑腸時一鳴,苦心倏藏斂。以茲焚臟府,奚待灶木?。所嗟肝與膽,雪亮一古劍。本無機械巧,不畏穿窬舚。對書識彌曠,當仁意稍僣。浩然敵外鑠,自得足隱驗。灘渦移舊痕,岸樹坼新艷。及時彼誠能,流矚我亦暫。觀物拾奇悟,識字增默懺。纖夫曳舟上,去波有余憾。行當悃圖史,朗誦越天塹。
茄藤社觀番戲二絕句 其一。清代。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贈賈收處士十韻。宋代。劉季孫。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魚。無錢買釣艇,貌古常有馀。遇人喜談笑,貰酒日不虛。浩歌出塵表,白鳥來徐徐。清風入窗牖,散亂床頭書。有琴壞徽軫,淵明意何如。我欲脫塵網,筑室鄰君居。有地植松竹,有水種芙蕖。作詩賦生理,起居當和予。相顧可忘老,醉飽遺君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