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朗讀

    緱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學癡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后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釋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

    緱(gō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

    云渺(miǎo):高遠貌。

    癡(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在這里不僅限于指牛郎織女,而是代指癡迷于俗世的蕓蕓眾生。

    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

    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槎(chá):竹筏。

    銀河:天河。

    尚(shàng):還。

    前緣:前世的因緣。

    參考資料:

    1、馬東瑤.《古典詩詞鑒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12:第240頁

    2、曹濟平.《唐宋風情詞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08:第36頁

    3、陸襄.《中華傳統節日詩詞故事》:上海遠東出版社,2008.9:第248頁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和陳令舉坐船游玩,一邊喝酒,一邊快樂的暢談,然而相聚總是要分離的,為了表達對陳令舉的依依不舍,詞人便寫下這首詞送給他。

    參考資料:

    1、劉默,陳思思,黃桂月.《宋詞鑒賞大全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第151頁

      這首詞詠調名本意,是為送別友人陳令舉而作。全詞在立意上一反舊調,不寫男女離恨,而詠朋友情意,別有一番新味。

      此詞上片,也緊切七夕下筆,但用的卻是王子喬飄然仙去的故事。據劉向《列仙傳》載,周靈王太子王子喬,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于山上見柏良,對他說:“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顛。”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蘇軾此詞上片,借這則神話故事,稱頌一種超塵拔俗、不為柔情羈縻的飄逸曠放襟懷,以開解友人的離思別苦。發端三句,贊王子喬仙心超遠,縹緲云天,不學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一揚一抑,獨出機杼,頓成翻案之筆。緱山,在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王子喬,因為他在緱山仙去,故云。“鳳簫”兩句,承“不學”句而來,牛女渡河,兩情繾綣,勢難割舍;仙子吹簫月下,舉手告別家人,飄然而去。前者由仙入凡,后者超凡歸仙,趨向相反,故贊以“不學癡牛呆女”。

      下片寫自己與友人的聚合與分離,仿佛前緣已定,事有必然。據東坡《記游松江》(《東坡志林》卷一)說:“吾昔自杭移高密,與楊元素同舟,而陳令舉、張子野皆從余過李公擇于湖,遂與劉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蘇軾于熙寧七年九月從杭州通判移任密州知州,與同時奉召還汴京的杭州知州楊元素同舟至湖州訪李公擇,陳令舉、張子野同行,并與劉孝叔會于湖州府園之碧瀾堂,稱為“六客之會”,席上張子野作《定風波令》,即“六客詞”,會后同泛舟游吳松江,至吳江垂虹亭暢飲高歌,“坐客歡甚,有醉倒者”。但作者不是徑直敘寫這段經歷,仍借與天河牛女有關的故事來進行比況。張華《博物志》載一則故事說:天河與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來,海濱一人懷探險奇志,便多帶干糧,乘槎浮去。經十余日,至一城郭,遇織布女和牽牛人,便問牽牛人,此是何處。牽牛人告訴他回去后問蜀人嚴君平便知。后來乘槎人還,問嚴君平。君平告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算年月,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時。詞人借用這則優美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沖破澄澈的銀浪泛舟而行。“槎”,即竹筏;“客槎”,一語雙關:明指天河的“浮槎”,暗喻他們所乘的客船。“尚帶天風海雨”,切合“浮槎”通海之說。煞拍兩句筆墨落到贈別。“相逢一醉是前緣”,寫六客之會;“風雨散、飄然何處”,“風雨”承上“天風海雨”,寫朋友分袂,各自西東。“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感慨無限。

      這首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借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以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逸懷浩氣超乎塵垢之外。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朗讀
    ()

    猜你喜歡

    北風吹折九河冰,五馬如龍度李膺。把袂中原來氣色,開樽碣石倚憑陵。

    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慚漢股肱。詞賦祗今吾黨在,將因顧眄一先登。

    ()
    釋元肇

    方壺圓嶠神仙經,遠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

    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

    ()

    客訪遺基歲月華,仙人何處弄煙霞。

    山中甲子無春夏,四月才開二月花。

    ()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

    我來無人境,亦復窺幽窗。

    ()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

    ()

    絳守園池天下夸,紹述有記詞聱牙。

    蒼官青土左右樹,神君仙人高下花。

    ()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毛片|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久久国产香蕉视频|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 久久天堂电影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 国产三级观看久久|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国产毛片欧美毛片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