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
辭決未及終,前驅(qū)已抗旌。
仆御涕流離,轅馬悲且鳴。
哀郁傷五內(nèi),泣淚沾朱纓。
行行日已遠(yuǎn),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
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
父子見陵辱,對之慚且驚。
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茍生。
茍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
愿假飛鴻翼,棄之以遐征。
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
昔為匣中玉,今為糞上英。
朝華不足歡,甘與秋草并。
傳語后世人,遠(yuǎn)嫁難為情。
王明君。魏晉。石崇。 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辭決未及終,前驅(qū)已抗旌。仆御涕流離,轅馬悲且鳴。哀郁傷五內(nèi),泣淚沾朱纓。行行日已遠(yuǎn),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父子見陵辱,對之慚且驚。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愿假飛鴻翼,棄之以遐征。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昔為匣中玉,今為糞上英。朝華不足歡,甘與秋草并。傳語后世人,遠(yuǎn)嫁難為情。
我本是漢人,卻要去匈奴單于的漠北之地。
和相送者道別還沒有結(jié)束,前面開道的人已經(jīng)舉起旗幟要出發(fā)了。
車前的仆人也都傷心得落下了眼淚,駕車的馬也為之悲鳴。
我內(nèi)心十分痛苦,眼淚沾濕了我的衣帶。
已經(jīng)越行越遠(yuǎn),匈奴地快到了。
他們在帳篷中宴請了我,并且加給我閼氏的名號。
但是自己不能安于和不同種族的人共居,因此不以閼氏的尊號為榮。
父子都來凌辱自己,對此我感到羞慚驚懼。
自己下不了殺身的決心,所以只能沉默茍求生存。
但偷生也并非我所希望的,常常心里積郁著悲憤。
我想借助鳥的翅膀,乘著它遠(yuǎn)飛。
但是飛鳥根本就不懂我的心情,它在我面前只是惶恐地長久佇立。
昔日我是寶匣中的美玉,今日卻是糞土上的敗花。
昔日在漢朝榮華已經(jīng)過去,情愿像秋草一樣枯死。
不禁想對后世人說:遠(yuǎn)嫁異鄉(xiāng)使人感情上難以承受。
適:去往。
單于庭:是單于會見各部首領(lǐng)及祭祀之處。單于,匈奴君主的名號。
抗旌:舉起旗幟。
五內(nèi):五臟。
朱纓:紅色的系冠帶子。
穹廬:游牧民族所住的帳篷。
閼氏:匈奴君主的妻子叫閼氏。
父子見陵辱:匈奴的習(xí)俗是父親死后兒子以后母為妻。所以這里說父子都來凌辱自己。
遐征:往遠(yuǎn)方去。這是昭君幻想自己乘著鳥遠(yuǎn)飛。
屏營:惶恐。
“明君”即昭君。這首詩寫昭君遠(yuǎn)嫁。《王明君》屬《相和歌辭·吟嘆曲》之一。
石崇。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倫,小名齊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西晉開國元勛石苞第六子,西晉時期文學(xué)家、大臣、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贈謝榛。明代。王世貞。 脫屣平原客,振衣燕昭臺。吾人實龍矯,白日天崔嵬。廣陸奏清商,悲風(fēng)四垂來。俯仰狎世觀,一二當(dāng)中懷。極厄不顧知,中介有馀諧。親者無愧親,排者任其排。蕭索一韋裳,傲睨千古才。擾擾冠蓋徒,零落青門埃。
搖搖花行。宋代。章采。 搖搖花,長安城南道。小草欣欣造物勻,三月來來野田好。女郎厭踏王孫園,出郊更覺春嫣然。五家蹙成錦繡谷,雙鬟妙舞玳瑁筵。合歡扇裁七寶月,蔭步蓋簇空青天。分司自訟狂驚坐,拾遺勸我莫近前。此時搖搖絕低小,媚紫得映車閒鈿。幸承踏歌羅襪暖,偶荷細(xì)摘春心憐。豈如黃土岡頭古楠樹,花開花落無人覷。一枝折頓固弗班,五陵雋賞初何預(yù)。嗚呼世無賞音兮竟大奇,古楠蒼蒼云雨垂。
冬夜與錢員外同直禁中。唐代。白居易。 夜深草詔罷,霜月凄凜凜。欲臥暖殘杯,燈前相對飲。連鋪青縑被,封置通中枕。仿佛百馀宵,與君同此寢。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
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劉伶土,重為斯文一嘆嗟。
陪方江陰宗諭勸耕過宋景文墓田次日得其唐書草并侍郎誥。宋代。釋居簡。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劉伶土,重為斯文一嘆嗟。
詠松三首 其三。。弘歷。 高標(biāo)迥出重霄秀,本色常留四季青。為重堅貞栽砌畔,綠陰如滴滿軒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