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舂歌。兩漢。戚夫人。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兒子啊,你為趙王,而你的母親卻成了奴隸。整日舂米一直到日落西山,還經常有死的危險。與你相離三千里,應當讓誰去給你送信,告知你呢?
子為王:指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王劉如意。
常與死為伍:經常有死的危險。伍,伴。
作者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生趙王劉如意。因爭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戚夫人成了呂后的仇家。劉邦去世后,呂后成為皇太后,她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讓戚夫人整日舂米,不得與外界有任何聯系。《戚夫人歌》就是戚夫人在舂米時自編自唱的伴歌。
參考資料:
1、李春祥等 .樂府詩鑒賞辭典 .河南 :中洲古籍出版社 ,1990年 :105頁 .
2、呂晴飛等 .漢魏六朝詩歌鑒賞辭典 .北京 :中國和平出版社 ,1990年 :6頁 .
本詩形式靈活,語言質樸,情感真摯。一個被侮辱與被傷害的弱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成為可以和《垓下》、《大風》媲美的千古絕唱。
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妾,劉邦死后,她被呂后所囚禁,罰她舂米,最后被呂后殺死。《漢書·外戚傳》曰:“高祖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王如意。惠帝立,呂后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鉗,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太后聞之大怒,曰:‘乃欲倚子邪!’召趙王殺之。戚夫人遂有人彘之禍。”
詩歌開頭說“子為王,母為虜”,三言六字,以母子地位之懸殊直抒內心不平,先聲奪人。緊接著說自己每天起早貪黑舂作不止,生命危在旦夕,隨時可能發生不測。而末句“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汝)”,猶如一聲絕望的呼號,將心中的悲苦和對遠方兒子的思念傾吐而出。
戚夫人(?-前194年),又稱戚姬,戚姓。秦末定陶(今山東定陶)人,隨劉邦征戰了4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劉邦死后,呂后立即著手殘害戚夫人,先暗殺其子趙王如意,然后命人砍去戚夫人手足、灼爛耳朵、挖掉眼珠又灌了啞藥再將其丟進廁所里,稱之為 人彘,數天之后戚夫人慘死于這種極度暴虐的摧殘中。現今的中國北方部分民眾奉其為廁神。 ...
戚夫人。 戚夫人(?-前194年),又稱戚姬,戚姓。秦末定陶(今山東定陶)人,隨劉邦征戰了4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劉邦死后,呂后立即著手殘害戚夫人,先暗殺其子趙王如意,然后命人砍去戚夫人手足、灼爛耳朵、挖掉眼珠又灌了啞藥再將其丟進廁所里,稱之為 人彘,數天之后戚夫人慘死于這種極度暴虐的摧殘中。現今的中國北方部分民眾奉其為廁神。
和千家詩六十首 其五十五 觀書有感。。李江。 川上春流眼色生,天心坐處物能輕。面前光景何由到,只在致知又力行。
馮家溪二首 其二。宋代。宋祁。 疊甓分渠激硙輪,云噴馀溜下通津。莫辭滿掬云湍碧,聊灑征夫纓上塵。
送陳仲慈叔慈兄弟應選入都。。歐必元。 君不見南海翡翠光五彩,出疆增價踰千倍。又不見合浦雙明珠,入都聲價重璠玙。此物有神終自合,時來何但守方隅。偉哉陳氏之二子,騰驤奮轡東南起。奕世衣冠次第新,不特韋家擅其美。巍巍大父尚書公,立朝廿載陟司空。司空仲子廣文館,登壇樹幟稱宗工。廣文四子皆賢冑,二龍三鳳相先后。伯季文章蚤擅場,叱咤風云齒方茂。仲慈倜儻有仙才,叔慈技進穿楊手。題詩自是泣鬼神,毛穎一掃龍蛇走。二仲詞林大業成,機云誰敢與爭名。是父固能傳是子,何當難弟復難兄。憶同二仲交非薄,無奈風塵泣抱璞。相憐解有贈酬章,白雪瑯瑯滿高閣。故園昔日數相遲,今日河橋折柳枝。斗酒酌君馳遠道,丈夫寧得戀暌離。茲行天子臨軒日,策士新開東閣期。斌斌文學如云盛,從容歌和柏梁詩。君有子虛賦,獻有狗監知。漢庭方側席,安嘆不同時。此時看花御苑北,詞名藉藉滿京國。遇合人間非所難,吾道當令增羽翼。臨岐為君歌此曲,越樹燕云處處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