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女卷衣。唐代。李白。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顧無紫宮寵,敢拂黃金床。水至亦不去,熊來尚可當。微身奉日月,飄若螢之光。愿君采葑菲,無以下體妨。
天子身居未央宮,妻妾來收拾衣裳。
現在未得皇上在紫宮寵愛,怎敢拂坐黃金床?
沒有皇上的旨意,洪水來了也不敢亂走,如果皇上遇到危險,舍命也要保護皇上,就像博熊的馮婕妤一樣。
卑微之身侍奉日月,輕飄若飛螢之光。
愿君采擷葑菲草的時候,不因為它的根部難看而拋棄它的葉片。
《樂府古題要解》:有《秦王卷衣曲》,言咸陽春景及宮闕之美,秦王卷衣以贈所歡也。李白此詩內容與之不同。
未央:漢宮名。
紫宮:帝王宮禁。這里借指天子。
“水至”句:劉向《列女傳·貞順》:楚昭王出游,留婦人漸臺之上而去。王聞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其符。夫人曰:“王與宮人約,令召宮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行。”于是使返取符,則水大至,臺崩,夫人流而死。
“熊來”句:《漢書·外戚傳》:建昭(漢元帝年號)中,上幸虎圈斗獸,后宮皆坐。熊佚出圈,攀檻欲上殿。左右貴人傅昭儀等皆驚走,馮婕妤直前當熊而立,左右格殺熊。上問:“人情驚懼,何故前當熊?”婕妤對曰:“獸得人而至,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當之。
“微身”句:為卷衣女自言全心身侍奉君王。日月,象征君王。
“愿君”句:意謂愿君王勿以自己身份身的低下,而忽視自己對君王的一片忠心。《詩經·邶風·谷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鄭玄箋:“蔓菁與葍之類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時有惡時,采之者不可以其根惡時并棄其菜。”
參考資料:
1、葛景春.李白詩選:中華書局,2009年:第124頁
樂府舊題有《秦王卷衣》,述秦王于春日卷衣贈所歡;此詩詠秦女侍奉天子,忠貞不渝,并借以自喻,題旨皆殊,但仍有一定聯系,如皆述后宮之事,此為李白擬古樂府生新之一法。作年不詳。
樂府《雜曲歌辭》有《秦王卷衣》,言成陽春景及宮闕之美,秦王卷衣,以贈所歡也。李白的《秦女卷衣》,這首詩與《秦王卷衣》十分不同。李白這首詩表達的是對愛情的看法,對愛情應該始終如一,不能因為彼此年老色衰而背棄對方。其實,在這首詩里,也隱含著李白自己的用世情懷,他希望為君王效力,不會因年老而放棄這一理想。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感阿富汗近況。近現代。伯昏子。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墻荊簇滿,臥榻虎橫行。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懷顧黃公。清代。王又旦。 不畏窮愁只著書,幽棲風物近何如?斷云疏雨吳王峴,竹瓦臨江十尺廬。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岳州臨江驛見亡友凌溪子題壁愴然興懷倚韻追悼 其二。明代。顧璘。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